就要原汁原味的你有個窮老太婆去市場上賣祖傳的一把宜興紫砂小茶壺。這茶壺有二百多年歷史,即便不加茶葉水中也會有茶香。 有個商人愿意出一萬元高價購買,但一時身上沒帶錢,就和老太婆約定第二天空上門去她家交錢取貨。 回家后,老太婆思來想去覺得茶壺太舊,不美意思要人家那么多錢。不如這樣吧,我幫他一個忙,這樣心里可能好受些。老太婆于是用水和沙子反復搓洗茶壺,直到把茶壺上的黃色茶垢一切都洗沒了才長噓一口氣。 第二天,商人如約而至,看了那個沒有了茶垢的茶壺后眉梢緊鎖,說,現在我不想買這個茶壺了,就算是一百元也不值了。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私營企業打工。朋友是個直爽敢言的人,常常就公司的一些大小事兒宣布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還比較尖銳,沒想到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些小人把它傳到了經理那里。好多人都為朋友擔憂,說,他得罪了經理,估計往后沒好果子吃的。 這天,經理約朋友晤面。朋友想,該不會是要對我下手了吧?怕什么!大不了走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沒料到經理的話讓朋友受寵若驚,經理說,他打算提拔朋友做決策部經理。但是要考驗一個月,一個月后如果沒有什么意外就正式對員工宣布。經理當然沒說看中朋友身上的哪些閃光點。 考驗期內朋友變了,變得不再敢對公司的事兒說三道四了。偶爾所說的話也是馬屁話,說什么經理英明等等之類的話。因為朋友想,經理對我這么好,我還能做那種四處拆臺的事兒嗎? 考驗期結束了,經理再次找到朋友,不無遺憾地對他說,對不起,我不能聘你做我的決策部經理了。因為我需要的是一個敢說敢做有自己主見的人,而不是一個唯唯諾諾只懂得討上級歡心的寶物。 朋友刻意的這么一改變,竟然弄巧成拙,失掉了迫在眉睫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