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的兩小時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有一位同學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大家以前的印象中,這位同學不是一位優秀的人,成績平平,各方面的能力也很一般。然而,誰也沒想到短短十余年時間,他就超過了班上所有的人。于是,大家紛紛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
原來,大學畢業后,這位同學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長遠的奮斗目標,無論每日工作有多忙,他都盡量擠出兩個小時的時間,保持學習市場營銷和企業治理。幾年后,他辭職下海,自己開起了公司。因為掌握了豐厚的營銷知識和治理經驗,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很快就成為大名鼎鼎的企業家。
聽了他的故事過后,大家都感到十分懊悔,因為他們擁有同樣多的業余時間,但基本上都浪費在了無聊的網絡游戲和牌桌上。此時,他們才深刻地熟悉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于文憑的高低,也不在于能力的強弱,而在于是否將零散的業余時間用于學習,是否數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做某件事。平庸與卓越,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抑或消極與自動的生活方式。
除了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有大把的業余時間。在這里,我們不妨算一筆時間賬,如果每日正午十二點下班,下午兩點上班,中心有整整兩個小時,除卻做飯和吃飯的時間,至少能夠剩下半小時。如果每日下午五點半下班,每日晚上十點鐘睡覺(sleep),中心有整整四個半小時,除卻摒擋家務和教育孩子,至少能夠剩下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每日至少有兩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這還不包括雙休日和節沐日。
你可別小看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保持下去,常常能創造奇跡。以一本十萬字的書為例,如果你每日閱讀兩小時,大約能看兩萬字,而五天左右就能讀完一本書,一個月就能讀完六本這樣的書,而一年就能讀完七十二本這樣的書,是不是覺得很驚人啊?而事實上,只要下定決定,你也同樣能夠做到。
每日兩小時,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都算不了什么,不過是少看一會兒電視,少玩一會兒電腦,少打一會兒麻將,但這兩小時所堆集的正能量卻是無法估量的,所創造的經濟代價也是無法想象的。居里夫人利用零散的業余時間,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底子;馬里奧利用零散的業余時間,創作了長篇小說《教父》,成為了美國文學的一個轉折點;奧斯勒利用零散的業余時間,研究出了第三種血細胞,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卓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