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借的到底是啥現實上,孫劉結盟,不是孫權和劉備,而是和劉琦。劉備從新野逃到江夏,本身就沒多少人馬,又一路潰逃,三五千人已經是頂天了。憑這么點人馬,又沒有自己的地盤,拿什么跟孫權談聯盟?劉備客居在江夏劉琦之下,地盤是劉琦的,荊州可能的承當權是劉琦的,軍隊是劉琦的,所謂關羽的兩萬水軍也是從劉琦那帶去的,所以盡管可能孫劉聯軍的現實領導人員是劉備這一方的,但能在名義上與孫權聯軍的,只能是劉琦。
對劉琦來說,曹操兵臨城下,荊州的現實控制權已經不屬于自己了,不如干脆把荊州的正當承當權作為籌碼跟東吳談判。東吳名義上擁有了荊州,理所當然要為了荊州跟曹操開戰。況且,曹操滅劉琦、劉備過后必然要移兵東吳,東吳與曹操遲早要打。
有了這些戰后利益分割后,孫劉聯軍于赤壁大敗曹操。過后劉琦體弱病逝,劉備被選舉著承當了劉琦之位,并南下取得荊南四郡。同時,周瑜也攻下了南郡。但荊南四郡偏遠,沒有治所,劉備便去建業見孫權,求荊州。
因為有戰前協定,孫權想當然地認為劉備取得的荊南四郡也屬東吳所有。而南郡是荊州重鎮,與曹操的襄陽毗鄰,孫權這時在合肥跟張遼大戰,為了分擔防守壓力,便把南郡暫借給劉備,使劉備的轄地也可以跟曹軍接壤。
所以,劉備取得益州后,東吳討要荊州,劉備說取得涼州后再還,并未否認“借荊州”這事。呂蒙奇襲荊州后,劉備起兵攻吳,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涓滴未提及討還荊州的事――如果劉備占據荊州是義正詞嚴的,大概真的只有南郡是借東吳的,卻被東吳襲取整個荊州地區的話,又怎會不提及呢?分明是理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