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康熙皇帝與《聊齋志異》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8/11 ![]() |
|||||
康熙皇帝與《聊齋志異》相傳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原名叫《鬼狐傳》,《聊齋志異》這個書名是康熙天子替蒲松齡改的。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滿腹才學的蒲松齡進京應試,三場考罷,他非常寫意,心想,根據自己的文章,定要名列前茅。誰知皇榜抬出,同鄉中有的不學無術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孫山。他平心靜氣,回到了山東淄博老家。一路上他想,到家要專心著書,揭發社會的陰郁。但直來直去地寫又不行,怎么辦呢?他發現民間流傳的許多鬼怪故事,疾惡揚善,寓意深刻,能發人深思,就決定搜集整理這類故事,借以發泄心頭的憤慨。于是,他在村頭開設茶館一座,曉諭過往行人,凡能講鬼怪故事者,品茗住宿均不收錢。新聞傳開,許多人都到他的茶館來講故事。就這樣,蒲松齡日以繼夜,發奮三年,寫成為一部故事書,取名叫《鬼狐傳》。這一年,蒲松齡一個在京做官的老同學祝枝柳返鄉省親,前來看望他,發現了這部書,要求帶到京城拜讀,蒲松齡答應了。 祝枝柳回到京城,竟被蒲松齡的文筆和書中的故事迷住了。他隨身攜帶,稍有空暇,便展卷細讀。一日早朝,五鼓未到,群臣們都會在殿下班房內等候。 祝枝柳又捧著《鬼狐傳》在心神專注地閱讀。這天,康熙也起得很早,上殿之前,來到各班房閑轉,突然之間之間之間發現祝枝柳在專心攻讀,便輕步走了過來,站在他的背后,探身閃目寓目。文武大臣見圣上駕到,個個躬身施禮,而祝枝柳卻全然不知。有人想提醒他,擔憂會惹下慢君之罪,康熙卻用手示意。 不讓別人打攏他。之后,有人愉偷拉丁一下祝枝柳的衣袖,他轉臉一看,康熙天子正站在他身后。祝枝柳十分驚慌,納頭便拜道: “不知駕到,望我主恕罪!”康熙笑著說:“你把瞬間時光當寸金來用,我很欽佩,無罪,無罪!”說著伸手把書要了過來。這時,金鐘三響,五鼓已到,康熙說:“借給我看一看,讀罷再還你。”轉身登殿去了。 不幾日,康熙詔祝枝柳進宮,詢問《鬼狐傳》的作者,祝枝柳稟告是他同鄉同學蒲松齡所寫。康熙說:“此人很有才華,何不進京應試?”祝枝柳答道:“未中。”康熙立即書寫詔書一道,交給祝枝柳說:“宣進朝來,量材尋用!”祝枝柳很高興,謝恩捧詔,日夜兼程,來到淄博。誰知蒲松齡卻執意不肯進京,祝枝柳沒辦法,只好回京復旨。蒲松齡違抗圣旨,使祝枝柳異常擔憂,生怕惹下禍端。不料康熙不僅不生氣,還要親自去淄博面會蒲松齡。康熙駕臨蒲舍,讓蒲松齡進京為國出力,蒲松齡又婉言謝絕。康熙不好勉強蒲松齡,他正要起駕回朝,又想到蒲松齡的《鬼孤傳》,環視一下談話的房舍,對蒲松齡說:“此屋是你會友聊天的書齋,你那部書想是在這里寫成的,我想給它改名為《聊齋志異》,如何?”蒲松齡思考一下,表示贊成。 康熙便親筆題了書名。 康熙回朝,馬上把前一科主持考試的六名官員傳到殿下,命取蒲松齡的應試文章寓目。看罷,問道:“此人為何不取?”六個人面面相視,渾身打顫,不敢回答。康熙又說:“如實講來,從輕治罪!”這時,一個叫張萬生的趕忙跪下奏道:“我等嫉才,故意不予錄取,有負圣恩,罪該萬死!”康熙隨命刑部將張萬生從輕治罪,其余五人斬首示眾。此事傳開,人人稱頌。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