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吞劍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9/13 ![]() |
|||||
清江浦耿素素的三尺劍迷倒無數人。 不是她的劍術好,耿家,有祖傳的吞劍術:頭仰起,使口、喉、胃在同一條直線,然后將劍慢慢吞下。 清江浦也有別人在玩吞劍,但那些人的劍有貓膩——都是在上海打的,里面有組織,看外表是一柄很長的劍,一旦入了口,劍身就會一截一截地縮回去。 耿家看不起那些人,認為他們頂多算個玩把戲的——而吞劍,那應該屬于武術。 耿家人練吞劍術,首先會吞下一只拴了腿的青蛙(frog)——吞下去,那拴青蛙的繩頭兒卻露在外面,不管青蛙在胃里怎么折騰,都要等到一炷香燃盡才可以吐出來。 這樣是為了抑制身體對異物的條件反射。 這一步練成為,才可以吞劍。 一柄劍插進喉嚨,喉管里的軟骨要向兩邊打開,保證劍身沿正確的方向進入食道。 食道壁和心臟離得很近,所以這個時候吞劍的人要調出發體使心臟盡量離開原來的位置以保障生命的安全。 這些歷程一說便知,要教卻是很困難。 學吞劍者只能自己摸索。 耿素素能同時吞下三柄劍,而且,都是劍把朝下劍尖朝上。 表演結束時再用一口丹田之氣把這三柄劍頂出來。 三尺劍,一張琴。 表演吞劍必須心凝一處。 而表演的場地多在鬧市,要想有一個不受干擾的情況是很難的。 于是配一個琴師。 琴師極丑,彈琴的技能卻極好,無論怎樣的情況,只要他的琴聲一響,耿素素就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音了。 耳朵里、腦子里,靜得出奇。 有了琴師后,耿素素把她的場子設在清江浦樓旁的空地上,肚子里的三柄劍射出時,能“叮叮叮”地嵌入二樓懸的木匾額上。 琴師彈的琴,自認為也是十分了得的。 可是他有耳疾,聽不到自己的琴聲。 他背對著耿素素,卻能知道耿素素的一舉一動:什么時候劍進入喉管了,什么時候劍進入胃里了——當他彈最終一輪琴的時候,保準是“叮叮叮”的三聲。 正好和耿素素的劍射入匾額的時間相呼應。 他一心一意地彈琴,希望耿素素也能聽到。 可是耿素素也聽不到,她只是覺得琴師的琴聲一響,自己的心就靜了下來——也就是能抵消周圍噪音的干擾吧。 觀眾也聽不到,大概觀眾其實聽到了,可是他們不是來聽琴的,他們的注意力,永遠聚集在耿素素身上。 作為一個熱愛彈琴的人,沒人能體會到琴師的用心,這是多么大的悲哀呀。 琴師走的時候,素素正在表演吞劍。 那三柄劍剛好被她吞下肚去。 琴師留下兩個棉花團。 “兩個棉花團,給我的?” 耿素素笑笑,頭仰起來,想吐出那三柄劍。 她似乎聽到匾額上又“叮叮叮”地響了三下。 可是肚子里的劍卻根本沒有射出來。 耿素素一愣。 十年以后,琴師的耳疾治好啦。 再彈琴,卻依然聽不到自己的琴聲——他能聽到別人的琴聲,卻聽不到自己的。 琴師愣了愣。 他只聽到“叮叮叮”的三聲。 他要返來尋找耿素素。 耿素素正坐在家里,吞下去的那三柄劍一向沒有射出來。 家里人給她找了洋醫生拍片子,可是根本看不到她的胃里有劍的影子。 家里人和耿素素自己都認定了有,洋醫生沒有辦法,只好給她做了手術。 ——可是真的什么都沒有。 琴師一彈琴,耿素素就覺得喉嚨癢癢的。 “噗”“噗”“噗”吐出三柄劍。 冷光閃閃,炫人眼目。 “送給我好嗎?” 琴師撫拭多時,朝耿素素深揖一躬。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