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在校大學生婚后一年:養活妻女比功課難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7/10 ![]() |
|||||
在校大學生婚后一年:養活妻女比功課難湖北大學生晏煥義用“結婚”和生育給自己、女友和雙方家人一個無奈卻又認可的答案,只是他的大學生活從此變得忙碌而艱澀。無論社會上對他的作為或褒或貶,他畢竟依然承擔起比同學還多幾倍的責任,同時他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更比同齡人多了一些從容和淡定。 2011年1月14日晚,在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校園的路燈下,大四學生晏煥義正在接聽電話。一對情侶從他旁邊走過期,突然之間之間之間發現馬路對過有人肩扛攝像機對著這邊拍攝,女生趕緊拉著男生胳膊一路放慢步伐。 這是晏煥義第二次被推到媒體鏡頭前,第一次是在2009年10月2日。事先的報道說,22歲的大三學生晏煥義迎娶20歲的初戀女友,但報道卻輕忽了兩個非常關頭的信息:兩位新人并未領取結婚證書,而且新娘已有8個月身孕。 往年1月中旬,武漢當地報紙一篇題為《在校大學生婚后一年:為養活妻女四處奔波》的報道,再次將晏煥義推到眾多媒體面前。 1988年出生的晏煥義身兼多重角色:在校是會計系大四學生,在社會上是武漢逸菲凡婚慶公司策劃師兼搬運工和司機、在家里既是兒子又是女婿同時也是丈夫和父親(father)。 婚禮時,新娘已有8個月身孕 “這么多媒體來采訪我,到底是好事依然好事?”面對接二連三的媒體采訪,晏煥義不免有點擔憂。 1月13日下午,在婚慶公司辦公室里,記者采訪了這位稚氣未脫的年輕父親。坐在記者面前的晏煥義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疲憊,開朗的小伙子笑起來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身高不到1.70米的個頭,看起來另有點像香港明星劉德華。雖然他心存顧忌,但對于記者的提問,他基本都是有問必答。 晏煥義坦承,至今他和妻子梅曉芬還沒有辦理結婚手續,但2009年10月在咸寧故鄉舉辦的婚禮上,他們倆當著雙方家人的面,在祖宗牌位前拜的天地。和眾多農村的習俗一樣,在晏煥義的故鄉咸寧市桂花鎮,只要雙方家屬認可的婚約,遠比靜靜領的一紙結婚證書更為有效。 晏煥義出生于1988年的正月初二,妻子梅曉芬小他兩歲,2009年10月2日舉辦婚禮時,兩人并未到法定的結婚年齡,但此時的梅曉芬已有8個月身孕。 晏煥義說,2009年5月,兩人就確認曉芬已有身兩個月,事先他們也很矛盾,雖然學校校規并沒有限制學生結婚生子,但畢竟還難以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小兩口都很曉暢,去醫院做人工流產并非難事,頂多就是破費1000塊錢,可他們更大的顧忌在于,曉芬曾經有過一次流產,再次流產會不會導致終生不育?很快,晏煥義就將女友有身的新聞通知了父母,晏煥義的媽媽最終贊成他們把孩子生下來。在晏煥義老家農村,像***媽40歲當奶奶的并不少見。 迎娶曉芬的那天,他租了轎車將曉芬迎娶到村口,然后換上花轎把曉芬抬到新房。此時的晏煥義,似乎已顯露出逐步成熟。他的父母在外打工,婚房的粉刷、家具和家電的購買都由他一人操辦,婚禮的酒席也整個由他籌劃,直到婚禮舉行前3天,他的父親才從廣東趕了返來。 令記者頗感驚訝的是,梅曉芬初次有身是在2007年8月,彼時晏煥義才剛剛高中畢業,正是剛剛領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暑假期間。 最初抱著玩的心態,后就想來真的 梅曉芬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晏煥義是在2006年12月4日。事先她還在技校讀書,一個要好的女同學拉著她去約會男朋友,碰到了同樣作陪的晏煥義。有趣的是,當年作陪的兩人最終成為夫妻,而約會的雙方只持續戀愛兩個月就告別離。 晏煥義說,大概真的就是一見鐘情,不到半個月他們便確定了戀愛干系。 2007年春節,在廣東打工的晏煥義父母雙雙回到故鄉,便知道兒子有女朋友的新聞,為此晏煥義曾給父母寫了一份保證書,保證在4個月后的高考中考取“二本”。現實上,晏煥義最終考取的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屬“三本”。那次高考中,晏煥義數學和英語成績超差,但他將此歸咎于偶然失常,并不承認戀愛耽誤了學習。 父母如何知道兒子早戀?原來,2007年元旦當晚,晏煥義帶著女友曉芬住在了外公家。小晏對此的注釋是,因為倆人玩得太晚,小芬當天錯過了回家和回校的公交車。 2007年5月,曉芬技校畢業后去了廣東惠州打工。6月底,參加完高考的晏煥義去了惠州,曉芬幫著他找了個一時工作。40多天已往后,晏煥義共領到人生第一筆收入1300多元,之后到大學報到不久,又得到他人生第一個孩子流產的新聞。 梅曉芬說,最初她也抱著玩的心態,但真正和晏煥義談戀愛過后,覺得不想玩了,想來真的。 晏煥義說,兩人也曾經鬧太過手,但他總擔憂別離過后,曉芬嫁給別人時會被認為是“破罐子”而遭欺負,況且他真的已經離不了她,所以每次都是他自動向曉芬認錯。 起初小晏的早戀也遭到父母的反對,但晏煥義保持說,曉芬是他今生唯一的女朋友。 小晏和曉芬都說,對方是自己的初戀,所以很珍惜這份感情。 有我在,你還怕什么 盡管晏煥義父母在外打工,但因為父親有一手木匠手藝,家中并不算貧困。2007年9月,小晏父母專程將兒子送到武漢,除了繳納一年學費1萬元、住宿費1200元外,還給兒子留下3000元生活費。入學最初的幾個月,晏煥義還曾有過好勤學習、爭取畢業考研的念頭,但很快他便開始在社會上尋找打工掙錢的機會。 事實上,晏煥義上學之初之所以選擇在婚慶公司兼職,也確實不想太多影響學習,因為婚慶運動大多是周末周日,與學校上課并無沖突。但是伴伴隨著時間的延續,他似乎變得貪婪起來。 2008年9月開學,適逢學校門前開始修路。腦瓜靈活的晏煥義分析,同學們出行不便,自然就會在學校附近購物。于是他將家里給的學費、住宿費靜靜“截留”,同時向遠在惠州的曉芬下了最終通牒:兩個人感情再好,時間久了不在一路,也很輕易變心。他還給曉芬的父母打電話懇求,最終說服了曉芬父母贊成閨女(daughter)到武漢與他共謀“發展”。 確認曉芬來武漢的第二天,他就拿出1萬元租下了位于學校后街的一間門臉房,不到一周這間名為“流行前線”的服裝店便告開張。平日里,曉芬是店里的老板娘,晏煥義則是采購員,店里賣的服裝和鞋子都由漢正街批發進貨。 半年過后,倆人有了蓄積,晏煥義為了便于進貨,花9000元買了輛二手面包車,而他考取駕照是在買車半年過后,于是有同學比喻他的“婚姻”同樣是“無照駕駛”。 曉芬的到來,讓晏煥義的生在世實充實許多,但好景不長。不久,醫生通知小兩口曉芬已有身。 晏煥義最初聽到這個新聞時,他感到“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高興依然擔憂,事先沒有多想,有時候朋友勸我的時候,我也想到過讓曉芬去引產。”但最終和家人權衡利弊后決定,盡快擇日舉行婚禮,既是給曉芬和孩子一個交代,也不讓族人背后指指點點。 曉芬曾經也擔憂孩子生出來過后的生活來源,丈夫事先對她說,“有我在,你還怕什么?”這句話讓她堅信,眼前的這個男人就是她今生的依靠。 在曉芬眼里,丈夫是一個有心人,以前每逢節日都會給她買小禮物討她歡心,現在經濟壓力很大,禮物買得少了,但不時會帶回一些玫瑰花,雖然她知道那是別人婚禮上用過的鮮花,但每次收到時依然從心里感到快樂。 班里唯一買車的學生 二手面包車買來時里程表顯示為13萬公里,現在已是21萬公里。 很難想象一個在校大學生,如安在一年多時間里開車行駛了8萬公里。晏煥義注釋說,曉芬有身4個月后就回了咸寧老家,直到孩子出生后近一年時間里,他常常是白天學習和工作,晚上開車回咸寧老家,為了節省路上費用,每次總會順路捎帶幾個人往返。 婚禮舉行后,曉芬便留在老家預備生育,店里事物便由小晏一人打理,其間他也從低年級學生中找過兼職,其中一個只干了20多天,留下一句“我只是來鍛煉鍛煉自己”便自動告辭。而此時后街生意漸好,門臉房已成為緊俏之物,想到曉芬生了孩子,自己一定無力經營,于是他以1萬6千元價格轉讓了空房。 拿到這筆轉讓費后,晏煥義就去買了一對鉑金戒指,一枚給了曉芬,一枚戴在自己的無名指上。他說,當初怕買大了輕易滑脫,所以特意給自己挑了個小號的,沒想到戴了一年多后,戒指現在已經深深嵌進肉里。 12月4日,閨女平安出生,給他帶來欣喜的同時,也讓他的生活陷入窘境。 他不甘心在自己成家后還向父母伸手,于是就開著車子奔波在武漢市各個婚慶公司之間兼職,也曾給廣告公司派發廣告,直到之后碰到現在的老板小可。 小可僅比小晏大3歲,是武漢小有名氣的電臺節目主持人,原本是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也曾擔任過學校學生會主席,之后頗費了一番周折才從事自己所喜愛的電臺主持工作。小可說,他看中小晏的工作能力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大概另有大學都屬“異類”的惺惺相惜,所以由公司出錢,在距離公司一站路的小區里為小晏租了一套住房,每月除了有1200元底薪外,另有業務提成,同時給晏煥義的車子也按使用次數支付費用,每月晏煥義所有收入加在一路大約有3000元左右。 晏煥義很珍惜這份工作,所以每日干得很努力也很辛苦。時常碰到下午的婚慶直到夜晚后,由小晏獨自將設備收拾裝車,然后運回公司倉庫。等回到家里已是11點多,睡下不久,到了半夜2、3點鐘,起夜給孩子換了尿布,接著再睡3、4個小時,又會被孩子鬧醒。 閨女紫櫻的到來,讓小晏這個大孩子變得成熟,每日忙碌完想到閨女的小臉,他總會感到充實。 他其實依然一個大孩子 13日下午,小晏抽空回了趟公司旁邊的“家”,這是位于一幢老宿舍樓9層的兩室一廳,鎖著的一間是老板小可的臥室,客廳、廚房和衛生間就是小晏在武漢的家。 妹妹和曉芬已在家哄著孩子玩,曉芬工作的飯館就在樓下,每日下午3點左右可回家歇息2個多小時。說是歇息,但回到家里更是忙碌。 小晏拎著電腦包預備出門,坐在客廳的曉芬抱著閨女,讓小晏拿杯子給閨女喝水,小晏順手遞過一只紙杯,曉芬白了丈夫一眼說,怎么能給寶貝用紙杯?小晏尷尬笑笑,換個奶瓶。 小晏說,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是他們經濟上最為余裕的時期,那個時候隨時都會有一筆一筆上百元的開銷,而一天兼職則只是40元、50元的收入,而且還不是每日都有。 小晏的老板小可說,小晏其實依然一個大孩子,大家都很照顧他,而他也很懂得回報,每次工作都格外賣力。小可對于小晏的行為表示贊許,他認為從小晏對家庭所付出的辛勤就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另外從就業角度來看,小晏因為過早地迫于生活壓力去社會兼職,自然在畢業選擇就業時多了更多機會。 很快,有武漢拍客將晏煥義拍攝視頻傳到優酷網,短短5小時便有近千跟帖評論。網友Crystal評論說,褪去晏煥義的大學生背景,二十一二歲結婚的人多的是。但是從他身上,看見了責任感。這是許多當代大學生缺乏的。他走的路不一定適合我們,可是我們必須曉暢,生活其實就是這樣尋常,柴米油鹽、結婚生子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業和愛情并不沖突,他只是早我們一步。雖然現在是10平米的房子,我相信有他的奮斗,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另有網友跟帖說,一個男人還在讀書,當他要決定承擔起這份責任的時候應該是經過了許多思想斗爭的,他在承擔這份責任后,家庭的壓力,社會的壓力,是很大的。所以說至于他的對和錯我們可以暫時放在心里,我們現在更多的是鼓勵他勇敢地走下去,他以后的路另有很遠。 也有網友提醒說,這種好男人畢竟少數,在校女學生們依然要鄭重,想要也要做好安全工作,別到時被承諾誑騙吃虧的是自己,很苦很苦的,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影響,學業也會崩潰的。持反對意見的網友則說,給你孩子帶到世界來是為什么?為了和你吃苦?什么也沒想過就想要孩子,真是不知所謂。 趙銳是晏煥義的同鄉、也是在城市學院同專業同級同班上。盡管小晏結婚他早就知道,但在網上看到相關報道時,依然覺得驚訝,“沒有想到新聞就發生在自己周圍”。 趙銳說,現在大學生談戀愛的許多,懷孩子的也不少,但能把孩子生下來的太少了,到畢業的時候,大多都散了,所有戀愛都成為往事。 在同班同學們印象中,平日里很少見到晏煥義,許多時候是有同學沐日做兼職時,在婚慶現場碰到他。也是因為他在這個行業做順手了,常常會介紹別的同學去幫忙。趙銳說,晏煥義在生活中非常能吃苦,我們做兼職只是作為鍛煉,賺一點點錢也好,而他要養家生活。 小晏早已從428宿舍搬離,所以同樓層低年級同學對于這個學長都是曾有耳聞。大二學生小張說,進校時就聽老師說過有這樣一個學長,但并沒有深入講過。我們都很佩服他的,他是自己掙學費還要養活妻子和孩子,而我們都是父母掏學費。對于“大學生是否可以結婚”的問題,小張稱“我們還都是小孩子,想都沒有想過這些事兒。” 城市學院經濟與治理學部副主任張鳳秦老師表示,她曾經與晏煥義溝通過,發現他比較幼稚也很單純。因為生活壓力所迫,晏煥義在選擇就業問題面前,把門檻降得比較低,也更貼近現實,多多少少有份薪水他就會去做,這也是他的優勢。辯證地看,他目前就業狀況更接近量身定做,符合“三本”畢業生的現實。 據她了解,本校在校學生中結婚的僅有晏煥義這一例。她表示,作為校方來說,學校希望已婚的學生在照顧家庭的同時,更多的精力依然應該投入在學習當中。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