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為天空立法的人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9/15 ![]() |
|||||
他是個早產兒,只在母親的肚子里呆了7個月。4歲時,他因天花險些喪命,接著又得了猩紅熱,眼睛被燒壞。因為視力差,天空上的星辰對他只是一些微弱的發光體。然而,成年后他卻熱愛上了天文學事業,并立下了“為天空立法”的大志。他,就是德國聞名天文學家開普勒。 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出生于德國符騰堡州維爾城,1589年考入杜賓根大學,攻讀神學、哲學和數學,之后轉向天文學,成為哥白尼學說的剛強擁護者。 1594年,開普勒大學畢業,任格拉茨大學的數學和天文學講師。1600年,他在丹麥聞名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的邀請下來到布拉格,當上了布拉赫的助手。 1601年,布拉赫去世,開普勒承當了老師未竟的事業,研究火星。事先,無論是托勒密依然哥白尼,都認為星球是作圓周運動的。起初開普勒也持這種看法,并將布拉赫留下的關于火星的資料用圓周軌道來盤算,可盤算了幾個月卻毫無結果。 一天,恩師馬斯特林來布拉格看望開普勒,見他的屋子里到處畫滿了亂七八糟的圓圈,納悶地問:“朋友,我不知道你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我想弄清行星的軌道! “這個問題從托勒密到第谷·布拉赫,不是都毫無疑問了嗎?” “不對,現在的軌道和布拉赫的數據另有8分之差! 馬斯特林失聲叫道:“8分,多么小的一點啊。只相當于鐘盤上秒針在0.02秒的瞬間走過的一點角度!我的朋友,你面前是浩渺無窮的宇宙啊,難道這點誤差也要引起愁思?” 開普勒岑寂地說:“我已經查遍布拉赫關于火星的資料。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調查數據完全一致——火星軌道與圓周運動有8分之差。感謝上帝給了我這樣一位精通的視察者。這8分決不敢輕忽,我決定從這里打開缺口,改革以往所有的系統。” 恩師和親朋的不理解,并沒有剛強開普勒。他不像布拉赫那樣決定研究1000顆星星,而是緊緊盯住一顆星星——火星! 經過幾年不懈研究,1605年,開普勒終于發現火星的軌道并不是圓,而是橢圓。這個發現在天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就是之后被稱為“開普勒第二定律”的橢圓定律。過后,他又發現了第一定律:行星繞太陽作圓周運動在一定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即等面積定律。 一個驚世天機,就這樣被開普勒識破。此后十年,他以頑強的毅力和耐心,終于從一大堆盤算數字中發現了另一個秘密:行星繞太陽運轉時,其運轉周期的平方等于它與太陽間平均距離的立方,就是之后的“開普勒第三定律”。這三條定律使得神秘無邊的宇宙星空逐漸顯得井然有序,并為牛頓創建萬有引力定律打下堅固底子。 這個終生病魔纏身的人,在貧病交加中奮戰多年,終于實現年輕時立下的大志,探索到了宇宙秘密,被人譽為“為天空立法的人”、“天體力學奠基人”。 曹煒明摘自《中國青年》 編輯/靜眉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