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的謊言上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索洛維茨島勞改營,一個叫馬爾扎戈夫的犯人成功地從島上逃走,在英國出版了一本帶有自傳性的書《在地獄島上》,此書在歐洲引起了極大反響。為了消弭影響,蘇聯(lián)決定派一個政治上可靠而且在國際上享有眾望的作家親赴島上視察,然后用他的證言駁斥“那本卑鄙的外洋偽造出版物”。他們相中了高爾基。
。保梗玻鼓辏对拢玻叭眨郀柣鶐е鴥合,在國家保衛(wèi)總局官員的陪同下,來到了索洛維茨島。根據(jù)監(jiān)獄當局的精心安排,島上的情況以及能看得見的設(shè)施均為之一變。例如把衣不蔽體的犯人一切聚集起來,然后用帆布苫住,遠遠望去就像一堆廢棄的堆積物。盡管這樣,高爾基依然看出了問題。躺在長椅上歇息的犯人,手捧報紙津津樂道地讀著,可是報紙全是倒拿的——他們想以此示意給這位“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的最卓異的代表”(列寧語),他所看到的全是假的。遺憾的是,高爾基只是啞口無言地走到他們身邊,將報紙正了過來。 <>>
大出監(jiān)獄當局意外的是,在參觀兒童教養(yǎng)院時,一個14歲的小男孩從萬紫千紅的迎賓隊伍中走出來,用甜甜的嗓音說,“高爾基!你看見的都是假的。想知道真的嗎?要我通知你嗎?”高爾基吃了一驚,下令叫所有的隨從人員都出去,他獨自聽這個小男孩講了整整一個半小時。這個男孩把監(jiān)獄里所有的饑餓、陰謀、鞭打和苛待都通知了這位瘦高的爺爺,這位瘦高的爺爺從工棚里出來時也淚流滿面。
摒退左右,說明他想聽到真實的新聞;而從工棚里流淚走出,說明有某種來自真實的新聞打擊了這個飽經(jīng)磨難的流浪漢。但知道真實并不等于維護真實;氐侥箍疲R上在蘇聯(lián)和世界各大報刊上宣布文章,“以雄鷹和海燕的名義,宣稱拿索洛維茨來恐嚇人民是毫無根據(jù)的,宣稱犯人們在那里生活得非常之好,改造得也很好”。尤其令人痛心的是,這只反動的“海燕”剛剛飛走,和“海燕”談過線歲的男孩就被槍斃了。高爾基難道不懂得像律師一樣保護當事人,不,他能正轉(zhuǎn)報紙,斥退從人,說明他懂得專制制度的殘酷性。大概因為無力,大概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要保護這個說真話的孩子。
總之,這個小男孩死了,而高爾基卻在世。在世的高爾基注定還要講更多的大話,寫更多的是非顛倒的文章,死后他的骨灰還將嵌入克里姆林宮的墻上。但在1929年6月20日,這個陽光照射下的索洛維茨島上,這個男孩靈魂到達的高度遠遠高于這個“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最偉大的作家”。男孩以口說的真言維護了自己心里的安寧,高爾基卻以墨寫的謠言玷污了自己良知的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