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李世民三請張古老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12 ![]() |
|||||
李世民三請張古老大唐初年,邊關告急的戰報一晚五次飛到長安。唐王李世民①火了,決定御駕親征,他和元帥尉遲恭帶了二十萬大軍奔東北邊境開來了。 誰不知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的黑臉大帥尉遲恭,打仗那真有萬夫不擋之勇,可就是天生霹靂火的脾氣。本來這行軍就緊得風吹一溜煙,可他還三下急行令,巴不得日夜連軸轉。 這會兒正是夏初的天氣,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眼看離北邊的燕山另有百八十里了,突然之間天空上烏云密布,跟那黑鍋底似的。“咔嚓——”一聲雷響,下起瓢潑大雨來,大道上滯滯泥泥,隊伍人困馬乏。走不了啦,只好就地扎營,盼那日頭早點出來好行軍。誰知這雨沒完沒了,一下就是十來天,可把唐軍窩住啦!李世民、尉遲恭愁得不得了。軍營里的糧草眼看要光啦,后邊的糧草車還沒影哪。這二十萬人出征,扯地連天,人吃馬喂的,可不是鬧著玩呀!尉遲恭一連氣下了十道令箭去催糧草,可返來人報告說,半路河里都漲滿了水,糧車被阻,難以通過。你說要命不要命! 遠水解不了近渴啦。大雨剛一停,尉遲恭就派人到附近征調,誰知老百姓受夠了兵搶馬奪,見當兵的就躲。尉遲恭沒辦法了,只好到李世民那兒去請旨。 李世民也折騰得幾宿沒合眼了,聽了尉遲恭的稟報,他沉思了一下說:“不要派人了,咱們一路去!” 李世民、尉遲恭和幾個謀士便裝出了軍營,轉過了幾個土崗子來到一個村里。老百姓都以為他們是做買賣的,沒人再躲。他們剛要找人詢問,突然之間土崗子前邊傳來一片孩子的喧鬧聲: 唐王,唐王。 愁壞了心腸。 尉遲恭聽見這兒歌就火了:“這都是村里的刁民成心跟萬歲作對,等我拿他幾個來!”他這一喊,象半空打了個響雷,把孩子們全嚇跑了。 “慢著!”李世民一把拉住了尉遲恭:“兒歌不會輕易出,村里說不定會有高賢,咱們不妨登門去請教!” 他們正說著,過來幾個扛犁的莊稼人,上前一問,幾個人都樂了:“這兒哪有什么高賢哪!”他們上下打量了唐王等人說道:“看你們幾位老客遠道而來吧?還不知道我們這里的事兒。在這方圓左右,誰有難事都問張古老。張古老脾氣古怪心眼好,你們有什么難事去問他吧!” “他住哪里?” “北邊的后駱駝(camel)港!” 唐王大喜,要尉遲恭趕回軍營,備厚禮去請張古老。 尉遲恭嘴上領旨,心里滿肚子不高興:“一個鄉巴佬,也至于這么大行為。”他回到軍營,派兵士拿大令去傳。誰知去了一個時辰,兵士獨自返來了,說張古老不肯來。尉遲恭火冒三丈:“我去把他綁來!”說著,騎上烏騅馬就奔后駱駝港去了。 李世民聽說尉遲恭去拿張古老,知道糟了,趕忙趕到大帳,見尉遲恭垂頭喪氣地返來了,就問: “你請的人哪?” “早沒影了,要是找到他,非把他……” “住口!二十萬軍馬困在此地,你卻任意胡來。叫兵士備馬,你隨我去賠禮!” 唐王一行人直奔駱駝港而來,可到了張古老的住處,依然不見人影,問遍了村里人都搖頭說不知道。 尉遲恭說:“你看,萬歲來了他也走,我看依然另想辦法吧!” “不,請人要有誠心,劉玄德能三顧,咱們不能三請嗎?只要能找條生路,來十趟八趟也值得!” 尉遲恭笑著說:“劉玄德請的是能人諸葛亮,主公請的是鄉下老頭,值得嗎?” “休再多言,明日再來!我就不信誠心打不動張古老!” 誰知又連來了兩天,張古老的門上依然掛鎖無人。尉遲恭埋怨道:“我看這張古老根本就沒有什么能耐,成心躲我們呢!” 李世民長嘆一聲:“看來天不助我這無道之人,難道只有退兵不成!” 晚上,李世民悶悶不樂地在帳內召集各營將官商議計策。眾將領相互看一看,都搖了搖頭,帳子里沉悶無聲。 正在這時,突然之間軍士出去稟報:“啟稟萬歲,帳外來了一個老漢,自稱是張古老,要見萬歲和元帥!” “哎呀,來得好哇!”李世民驚喜萬分:“眾位愛卿,快快出迎!” 帳外,月光下站著一位白發長須的老者。他見了李世民,沉著參拜:“老漢我是個鄉下老朽,卻蒙萬歲頻頻到寒舍,心里實在不忍呀!” 尉遲恭心里好惱:“這個鄉巴佬,果然古怪透了。三次請你你不來,明天又自己找上門來,實在是魔氣呀!” 李世民連忙給老人讓了座,把北征遇雨缺糧的事說了一遍,求父老們想想辦法。 張古老說道:“萬歲為國為民的一片心意,百姓已經知曉了。只是眼下麥子未熟,鄉親們家中存糧又不多,縱然一切征來,也不夠用呀!” “唔,原來這樣,那就只有退兵了嗎?” “不!”張古老站了起來:“老漢明天就是為此事來的。要減緩這二十萬軍馬的糧草,除非前面河套中那千頃沙灘!” “沙灘?”眾人迷惑地望著張古老:“這沙灘寸草不生呀!” “不,有種雞鳴谷,只要水分適量,專能在這沙中生長。這谷子據說依然神農氏見這一帶多沙地而留下的。這谷子,晚上播下,明日雞鳴天亮就能發芽,正午就可結穗,所以叫雞鳴谷。因秧苗矮小,收成少,種的不多了。萬歲如果將千頃沙灘播下,三兩日之內就可解這危難!” “噢,有這樣的神谷?只是谷種從何而來呢?” “老漢我均已備齊,萬歲不必擔憂。” “好哇!另有這耬耠之物一晚能備齊嗎?” “萬歲,你來看!”張古老說著,領著李世民和眾將出了軍營。走出不遠,就聽前面一片喧鬧聲。月光下,一片黑糊糊的人群。扛著耬耠、曲轅犁,牽著牲畜的人還不斷從四面八方涌來。張古老指指人群道:“老漢得知萬歲親征抗敵,三日來走遍了四鄉,邀集眾鄉親今晚在此相聚。只要軍令一下,馬上就可下種。” 眾人聽了張古老的話,又驚又喜,李世民更是激動萬分:“邊陲父老之情,理當重謝,老丈更應加封呀!” “不,不!”張古老擺擺手:“百姓只盼有個圣明之主,能使我們安居樂業,別無他求呀!” 尉遲恭不解地問道:“老丈既然有此雞鳴谷,為何讓它拖到昔日呢?” 張古老摸摸髯毛笑了:“將軍還不知道這雞鳴谷,地干不生,水旺不長,必須在雨后三日方可下種。我如果在三日前拿來給將軍,將軍心急如火,必定立即下種,那豈不誤了大事了嗎?萬歲、元帥,快快傳令吧,不可再耽誤了。老漢我告辭了。”說完,轉身走去。 望著老漢的背影,尉遲恭想到了當初的莽撞,心中十分懊悔。他趕忙傳令各營將士前去幫助百姓們播撒雞鳴谷。三軍和百姓一齊動手,一晚之間一切播種完畢。 到了雞鳴天亮,沙灘上果然一片蔥綠。時間到了正午,千頃谷地,一片金黃。眾人高興地說:“真是神谷啊!” 谷子收割了,士氣大振,李世民和尉遲恭下令一鼓作氣,持續進兵,不久把敵兵打敗了。邊境上從此安定下來,雞鳴谷的故事也傳到了現在。①李世民即唐太宗(599─649),唐代天子,公元626一649年在位。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