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晉文公退避三舍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5/21 ![]() |
|||||
晉文公退避三舍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收回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愿意發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發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 晉文公馬上發兵往東打已往,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創建霸業,這可是時候啦。” 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就擴充隊伍,創建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并不想同晉文公交兵,聽到晉國出兵,馬上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規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扎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馬上命令往后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注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過:要是兩國交兵,晉國情愿退避三舍。明天后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么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便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比武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布置好啦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后撤,想休止進攻。可是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午,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現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只幸虧戰場上比個高低啦。” 大戰展開了。才一比武,晉國的將軍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后敗退。他們還在戰車前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車前進時,地下揚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張皇的模樣。 成得臣一貫自高自豪,不把晉人放在眼里。他不顧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沖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冒充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后夾攻,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占領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返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新聞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à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此機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