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被愛情測試淹沒的選項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9/10 ![]() |
|||||
被愛情測試淹沒的選項朋友還跟我說,如果你們干系好,有沒有孩子無所謂;如果干系不好,孩子倒是必不可少。 他們想要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孩子的存在,將決定性地改變兩個人的干系。 這倒很有趣,為什么彼此之間距離的調整、相處方式的改變,需要第三者?莫非,兩個人一旦形成某種流動的干系模式,就只能身陷其中,憑借慣性前行? 前輩跟我說,從走進婚姻的第一天,你就得確定好以后的家庭模式。通常,誰先下廚房;以后做飯就歸誰;誰先收拾房間,以后打掃衛生就歸誰;吵架誰先讓步,以后就會永遠如此……言之鑿鑿,都是些經驗之談。 真正進了圍城才知道,婚姻里的太多東西,無法以他人經驗來做判斷。兩個人的親疏遠近,婚姻的幸福與否,并沒有―個客觀評價標準。 憑借經驗大概心理學上用數字正確界定的空間距離,我們可以判斷通常意義上兩人之間的干系。8英尺以上,公共安全距離;45-8英尺,熟人距離;12-36英寸,朋友距離;3-12英寸,戀人距離。對陌生人而言,距離越大越安全,于愛人而言,距離越小越親密。 但是,當兩個人的距離縮至一個屋檐下之時,卻并不意味著一定心手相牽。搭伙過日子大概同床異夢的事兒聽多了,眼見的空間距離,反倒無法衡量彼此的親近或疏遠。 更主要的是,即便我們身處親密距離,不同的相處方式,能將彼此拉近大概推遠。 一個雪天,兩對夫婦去滑雪。 妻子庇護備至,在出門的前一刻,給丈夫找好帽子、圍巾、手套,仔仔細細地盯著丈夫穿戴好。這還不夠,又來搜檢所有的扣子――大衣的、風雪帽的、滑雪手套上的,是不是都扣好啦。丈夫越來越不耐煩,等妻子俯身去看他是不是按要求穿了厚毛襪時,丈夫終于忍無可忍:你可真夠煩! 帽子解了圍巾扔了,丈夫一臉怨氣,妻子也怒從心生:操心是為了你好,你還不樂意! 妻子B也在收拾行裝。她預備了兩個包,自己一個,丈夫一個。在給自己裝備齊整過后,她將另一個包遞給丈夫,提醒他天冷防凍。以前,他的衣物之類的都由她打理,在她忍受不了他的雜亂教導他頻頻過后,他便不耐煩子,聲稱此類事兒,不勞她費心。可是此時,他找不到自己的防寒帽之類的東西,于是開始抱怨:你怎么不管我,依然不是我妻子? 兩個男人都不寫意。羨慕B的自由,有一個不嘮叨、不多事的太太;B感慨的省心,有一個細心、看護的太太。兩個女人面面相覷,她們曾經耳聞目睹的那些經驗――要體貼男人大概要給他以自由,都不管用。 沒有經歷可供借鑒。每一對夫妻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每個女人也都有所謂“馭夫”之道。有人習慣聯體嬰兒式的相處,哪怕去樓下的超市買瓶醬油,也得成雙成對,攜手進出;有人習慣自由獨立,互不干涉內政,親密有間。 前者通知你,如果他愛你、在乎你,就會為你改變,隨時隨地出現在你身邊;后者通知你,愛是自由無拘,放手讓你做真的自己。用哪一個標準,來衡量你們婚姻的親密度、相愛指數? 沒有流動不變的相處模式,都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愛情指標。那些有關愛與不愛的心理測試題,不過是一種可供消遣的游戲。沒有哪一種美滿婚姻,是用測試題測出來,都沒有哪一個幸福家庭,憑借他人經驗制作。 女人總是習慣說,別人的老公如何如何;男人也總會瀏覽與自己太太截然不同的女子。他們往往忘了,那些令人心動的誘惑,未必真的符合自己。與其對無法涉及的東西艷羨不已,不如改變自己的相處方式。 婚姻之道,現實就是相處之道。沒有經歷,沒有比較,是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爭執、無奈和斗爭之中,慢慢地理解、忍讓、包容和妥協。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