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赤腳門下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7/15 ![]() |
|||||
一座很普通的土岡下,有個很普通的小鎮。只因若干年前,有兩位藝高望重的武林前輩在這土岡上比試了一番,于是這土岡起名叫“鐵漢岡”,小鎮也被稱為“鐵漢鎮”。從此這兒出了名,天下英雄無不知曉,凡是打算以武會友,或是決斗較量,都喜歡選中鐵漢岡。 這一日,鐵漢岡下的鐵漢鎮又顯得熱鬧起來,各種口音的外方行人陸續來到此地,看來又有一場武林盛事。 來客多,生意多,一些小販、匠人也不失時機地出現在鎮上。 鐵匠拉著風箱,把爐火燃得旺旺的,預備給高手們鍛打稱心的兵器。 賣膏藥的大聲吆喝:“打傷了不要緊,打疼了別叫疼……” 鎮口還坐著個鞋匠,一雙眼睛不朝人臉上瞧,專向腳下瞅。 鎮外走來一位壯士,氣字軒昂,衣巾鮮明,但下面卻沒穿鞋襪,露出光光一雙腳。 “客官,”鞋匠便招呼道,“你的鞋被賊偷了吧?要不要在我這兒添置一雙?” 那壯士“哼”了一聲,“誰敢偷我的鞋?再說,我根本就沒有鞋……不是買不起,我根本就不穿鞋!” “不怕冷?不怕戳破腳?” “都不怕,我練的就是這個。我乃聲震五岳名揚四海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赤腳大俠……” 鞋匠說:“赤腳大俠不是死了嗎?” 壯士橫了鞋匠一眼,“你急什么?我話還沒說完呢。我是大俠門下的正宗傳人,特來鐵漢岡赴會。聽說了沒有?就是明天赤腳門掌門人選拔大會。” 鞋匠連連搖頭,“哦,失敬,失敬。祝客官腳到成功。” 這壯士高高興興進鎮安頓去了。 這一天,有好幾十個赤腳人從鞋匠面前走過,但誰都沒買一雙鞋。 可是,也有這樣一個人——鞋匠發現,這人穿著鞋遠遠地走來,但到了鎮外小河邊,他就靜靜將鞋踢進河里。走過鞋匠面前,這人大模大樣地說:“你別愁沒生意,等我明天下得岡來,你就把你最好的一雙鞋賣給我,我就穿它回家! 第二天,鐵漢岡人頭涌動,赤腳林立。 一位老者站出來說:“大家靜下來。幾十年前,赤腳大俠憑著他博大精深的武功造詣,扶危濟困,行俠天下,因此赤腳門派盛于一時。但因為大俠生前收徒甚少,他老人家去世以后,本 門武功漸有失傳之慮。這次大家難得在此聚會,經過切磋武藝,相互較量,我們將遴選出一位最最出色的本門弟子,擔任赤腳門新的掌門人,使我們的門派能重新興旺起來。下面就請諸位各顯其能吧! 老者話音剛落,人群中不慌不忙走出一位白衣秀士,對大家施一禮道:“小生姓張,名大口。我認為,要發展大俠的事業,先得研究大俠的為人。最了解大俠的人才最有資格承當大俠。小生正在盡量搜集、揣摩大俠講過的話、唱過的歌……” “那就唱一個聽聽吧!” “對,唱一個!” 大家這么一路哄,張大口來勁了。 “好,我就唱唱。這可是大俠當年親自作的詞、譜的曲,很不輕易聽到的呢! 張大口清一清嗓子,張開大口唱道: 一雙赤腳嗡嗡嗡……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聽眾們嚷起來,“怎么咱們聽不懂?” 張大口注釋說:“這句唱詞里有三個字還沒弄清,有待于進一步考證,所以暫時唱成‘嗡嗡嗡’。你們別打斷我呀! 于是他重新開始: 一雙赤腳嗡嗡嗡, 千里嗡嗡到山東。 嗡嗡趕進嗡嗡廟, 來撞嗡嗡嗡嗡鐘。 “什么亂七八糟的!” 眾人正在議論紛紛,只見又一位赤腳壯漢走了出來。這壯漢雙手托舉著一塊磨盤形狀的大石,對白衣秀士張大口說:“小心,閃開!這兒可是玩真本事的地方!睆埓罂诒徽f得又羞又惱,但又怕那大石頭把哪根骨頭碰斷了,只好嘟嘟嚷嚷地躲進了人群。 “各位,”壯漢仍然高舉著大石,“我黃四郎獻丑了!先請大家用手敲一敲、用牙咬一咬——看這是不是一塊真的石頭?” 一些人走上前去,仔細地敲過、咬過,然后向大家證明說:“是石頭,不是饅頭。” 于是黃四郎又將那大石顛來轉去地舞弄一番,贏得幾聲喝彩,然后“砰”的一聲墜石于地,說:“在下苦練多年,好輕易才練成這身‘石蓮花功’,昔日要在各位行家面前叨教一番了! 赤腳門中誰都知道,這石蓮花功乃是赤腳大俠的看家功法。當年大俠院中堆滿了練功石。大俠在石上慢慢地轉著圈兒走動,一步一個腳窩。另有個美稱,“步步生蓮”。每日起早走上三圈,腳窩陷下三寸多深。三天過后,腳窩正好穿透尺把厚的石盤,便換一塊新石再練。盡管腳踏石穿,那石卻不裂不碎,可見內功堅固。明天這黃四郎竟然也能表演石蓮花功,眾人無不欽佩,一個又一個瞪大了眼珠。 好個黃四郎!登上石面,一聲長嘯,開始吸氣運功。氣運足了,渾身便似篩糠般地打抖。先提起右腳,從從容容跨將出去。然后是左腳……當右腳再次提起時,站在前排的觀眾便清楚地瞧見:石盤上確實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 以后每踩出一個腳印,便激起一陣叫好聲……黃四郎的赤腳在石上走完一圈,便“撲”地跳下來,又將這石高高舉起,好讓所有的人都看清石上的腳印。 如果在場的赤腳徒眾里沒人再會石蓮花功,大概功夫不及黃四郎那么深,那么赤腳門掌門人的位置算是有主了?墒乔衣,又有一條鐵漢跳出,他就是第一個走過鞋匠面前的那位壯士。 黃四郎朝那壯士一抱拳:“尊駕大名?有何見教?” 壯士說:“我叫花甲子!彼敢恢笣M是腳印的練功石,“我想試一試它是真是假! 黃四郎忙說:“剛才試過了。” “可只試了一面呀。”花甲子冷不防伸出二指,去那腳印之間一剜,竟剜下白生生的一塊來! 人群馬上轟動起來。 只見花甲子把那塊東西握在掌中搓了搓,搓成個圓球,又用這圓球左捏右捏,隨便捏成個鴨子的形狀。 大家傻眼了,“這石頭……怎么是軟的?!” 花甲子說:“這是山中挖出來的白泥,粘在石上,看上去跟真石頭差不多。” “該死的,咱們上當啦!” “揍這個騙子!” 一片怒吼聲中,黃四郎趕緊溜走。 又有人對花甲子喊道:“花甲子,你的功底想來不淺,也給大家亮亮吧! 花甲子便說:“我自小投在赤腳門中練腳,總想著怎樣才能 練出點名堂。這兩年我琢磨出一套功夫,赤腳門的前輩們都沒練過的,叫作‘以腳代拳十八路’! “好哇,好哇,倒要看一看怎樣個‘十八路’!”眾人退后幾步, 讓出個寬寬的場子。那花甲子脫了外衣,露出里面十分利索的緊身裝束。叫聲:“獻丑了!”花甲子一個倒扎虎栽下去,竟用雙手穩穩地站住。接著,兩腳向前合攏,作揖一般朝著眾人拜了幾拜,引起一陣笑聲和掌聲。掌聲未落,只見撐在地上的雙手“嗖”地躍起,那雙腳左右舞動,迅捷凌厲地亮出一招。 在場的行家全都認得,“這是少林拳!” 這真不輕易,雖然是手腳倒置,但一招一式俱按少林拳經,挺像那么回事的。 可是才走了幾招,花甲子的身子搖晃起來,兩只撐在地上的手發軟發虛,“步法”馬上亂了。 眾人中議論道:“這后生太逞能了。什么十七路、十八路,口氣不小,功力卻不濟,出丑只怪他自己……” 但有人反駁說:“你們才出丑呢,連醉拳都看不出來?” 大家定神一看,花甲子亂得有章法,晃得有名堂,確實是道道地的“醉八仙。”瞧,“何仙姑懶臥云床”,“韓湘子紫燕雙飛”…… 第三路——鷹拳;第四路——猴拳;第五路——螳螂(prayingmantis)拳……路路神似,拳拳逼真,把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等這十八路拳演練完畢,花甲子翻身跳起,朝大家端端正正行個禮,大家憋足了勁正要拍手,有個人走出來說: “慢點拍手!” 大家不曉暢:“為什么要慢點拍?難道花壯士的‘以腳代拳’不精彩么?” 那人說:“光悅目沒有效,要想行俠仗義,除暴安良,靠這些花架子不行! 花甲子沉不住氣了,“請問大名?” 那人便道:“我原來的名字不好聽,叫皮阿狗。之后本事大了,江湖上送我—個響亮的諢名.都叫我皮榔頭! 花甲子又來個翻身倒立.大聲說:“既這么說,我倒要領教領教,到底是榔頭依然饅頭?” 于是皮榔頭擺出迎戰的架式____半蹲著身子,一手叉腰,一手張開。 花甲子納悶了,“這算哪一招?” 皮榔頭注釋說:“這叫‘茶壺’,我師傅教我的。我這條左臂就老是叉在腰里,單憑這只右拳便能克敵制勝! 花甲子冷笑一聲,“別吹牛了,小心著‘拳’!”左手進—步,起右腳朝皮榔頭心窩踢去。 那皮榔頭不慌不忙,略閃身,只用右肘往回一磕,逼得花甲子倉促退開。要是退得慢了,右腳踝子骨非被磕碎不可。 緊接著,皮榔頭一拳變兩拳,兩拳變四拳……轉眼間變得猶如渾身是拳,風雨不透地朝著花甲子逼過來。花甲子的十八路招數一會兒不知哪路管用了,只是在場子里連滾帶爬地逃避、躲閃。 直逼得花甲子無處躲讓,連聲服輸,皮榔頭這才收攏拳勢……八拳變四拳,四拳變兩拳,最終讓大家看清:仍只是—只拳頭,保持著那個“茶壺”的架子。 花甲子滿面羞慚地退下后,皮榔頭哈哈大笑:“原來是紙老虎(tiger),不堪一擊!看起來掌門人的交椅該讓我坐坐啦。赤腳門中另有不服氣的,盡管出來較量!”說罷又暴風驟雨般地舞動起那只拳頭。 眾人正在大眼瞪小眼地發楞,只聽一聲:“來了!”從人群中“嗖”地飛出一樣東西,練武的人目光敏銳,可以看出那是一只鞋,一只普通的布鞋。那鞋恰恰從皮榔頭叉在腰間的左臂彎中穿過,然后繞個圈子飛回,在飛回的路上輕輕地擦了皮榔頭的右手腕一下!鞍!”皮榔頭驚叫一聲,右手腕又酸又麻,再也揮動不動。 再看那只鞋子,持續向人群飛回……人群中伸出一只光腳在那兒等著,那鞋轉眼間飛到,“啪”的一聲,不偏不倚,正正好好穿上那只腳。很顯而易見,那只鞋便是那只腳踢出的,大家便要看一看那只鞋的主人是誰,如此出腳不凡! 不看則已,一看都傻了眼:這飛鞋擊人的高手不是別人,正是鐵漢鎮口擺攤兒的那個鞋匠! 鞋匠從容走出,對皮榔頭說:“我親眼看見你把你的鞋甩進河里,你想冒充赤腳門傳人搶奪掌門人之位。從你的‘茶壺’功架我可以看出,你是單拳會的人,你們的開山祖師是獨臂羅漢孫鐵翁,我沒說錯吧?” 人群又一次轟動! 皮榔頭見被說破,便點搖頭說:“這位師傅倒是孤陋寡聞。我這次千里訪友,途中聽說這兒有個聚會,就順路前來,只想會一會高手,湊一湊熱鬧?吹叫硯煾档哪_下功夫如此精巧,我算沒白來了! 鞋匠說:“要不是你出言狂妄,小看我赤腳門中,我本不預備出面的! 皮榔頭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你說我冒充赤腳傳人,可你這個腳上穿著鞋、整天做著鞋、甚至以鞋為兵器的人,也居然自稱‘赤腳門中’?” 眾人聽了這話也鼓噪起來:“是呀,這鞋匠一定別有效心!” 鞋匠擺了擺手,說出自己的來歷。 原來那赤腳大俠從小貧苦,給一戶富豪人家做仆役,平時受盡欺凌。當一次東家罰他光腳站在雪地里時,他突然之間不知去向。十年后,赤腳大俠赤著腳重新出現在東家面前,他身后的石板地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坑,東家嚇壞了。大俠對東家說:“你不讓我穿鞋,我就不穿鞋吧,我要用這雙光腳踩盡人間不平!”之后有一次,在一家鞋鋪旁,大俠救下了一個正被師傅毒打的小學徒。小學徒脫掉鞋子,就要拜大俠為師。大俠笑著說:“我就教你一著運氣于足下的‘吸吐之功’。不過,我自己赤腳,卻并不恨人穿鞋。你平時盡管穿鞋走路,盡管做你的鞋匠生意!贝髠b傳畢此功,飄然而去。小學徒領悟教誨,苦習苦練,逐步練出一套用吸吐之功飛鞋擊人的特技。從此后,在盜匪出沒之處,良善受欺之時,常有鞋子從暗中飛出,又重又準地打到惡人臉上。被打過后,留下鞋印,竟無法消弭,猶如給惡人做個招牌,提醒大暴徒加以提防。只有到了惡人徹底改過自新以后,才有可能被寬恕,那種吸吐之功可以再把鞋印吸去。 人群中有人向鞋匠呼喚招呼起來:“原來你就是聲震江湖的飛鞋大俠!” 鞋匠說:“我不敢自稱大俠,我只是個有時管些閑事的鞋匠而已。” “讓這鞋匠當我們的掌門人吧!”有一半人熱烈擁護。 “不行,赤腳門選這個穿鞋的頭兒,這太別扭!”另一半人反對。 在大家爭得起勁的時候,那鞋匠靜靜走掉了……以后很少有人再看見他,只是在他懲罰惡人的地方,磚上、石上留下一些腳刻的字跡:“赤腳門下飛鞋俠”……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