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148文成公主進吐蕃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3/20 ![]() |
|||||
148文成公主進吐蕃唐太宗滅了東突厥后,又派李靖擊敗了西南的吐谷渾(我國現代民族之一,在今青海省,谷音yù),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國紛紛和唐朝交往,遠在西南的吐蕃(我國現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創建的政權,蕃音bō),也派使者來了。 事先的吐蕃贊普(吐蕃王的稱號)名叫松贊干布,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武藝,而且愛好民歌,善于寫詩,受到吐蕃人的愛戴。他的父親(father)死去后,吐蕃貴族發動叛亂,松贊干布靠他的勇敢才智,很快把叛亂平定了。 年青的松贊干布并不滿足吐蕃的貴族生活,為了學習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長途跋涉,到長安來要求跟唐朝創建友好干系。 唐太宗也聽到吐蕃的名聲,愿意跟他們結交,還派使者到吐蕃去回訪。 過了兩年,松贊干布又派使者到長安向唐朝求親,唐太宗沒有答應。吐蕃使者怕松贊責備他不會辦事,回到吐蕃后,向松贊撒謊說:“唐天子即將答應把公主下嫁給我們啦,因為吐谷渾王也去求親,才把我們求親的事給擔擱了。” 吐蕃和吐谷渾兩國本來就在鬧摩擦,松贊干布聽了使者的回報,更加怨恨吐谷渾。他馬上出動二十萬人馬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看吐蕃軍守勢很猛,抵御不住,就退到環海一帶。 松贊干布打敗了吐谷渾,乘勝打到唐朝境內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又打了個大勝仗。松贊干布驕傲起來,派人威脅唐朝說:“如果不把公主嫁給我,我就帶兵打到長安。” 唐太宗生氣了,派大將侯君集帶兵反擊吐蕃。吐蕃將士對松贊干布挑起跟唐朝的戰爭,本來不愿意,看到唐朝派大軍前來,都要求退兵。松贊干布眼看蠻干下去,要遭到失敗,就向唐朝求和。 唐太宗本來愿意同吐蕃友好,也就贊成媾和了。 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又派了個能干的使者祿東贊帶了一百人的出使隊伍,備了五千兩黃金和許多至寶的厚禮,到長安去求親。 唐太宗接見了祿東贊。祿東贊傳達了他們的年青國王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說得娓娓動聽。唐太宗心里挺寫意,就在皇族的閨女(daughter)中,遴選一個鮮艷溫柔的,封為文成公主,把她許嫁給松贊干布。 據說,使者祿東贊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之后,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傳著一個“五難求婚使”的動人故事: 祿東贊在長安求親的時候,各國來求親的使者許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來求親的使者先解答五個難題。哪一國使者能夠解答,就答允跟那國和親。 第一道題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細的絲線,穿過一顆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祿東贊把絲線系在一只螞蟻(ant)的腰部。螞蟻帶著絲線,爬過明珠的九曲孔道,絲線也就帶過來了。 第二道題目是把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小馬(colt)駒兒放在一路,要求辨認出哪匹馬駒兒是哪匹母馬生的。祿東贊把母馬和馬駒兒合并關了一天,斷絕了馬駒兒的飼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們放在一路。餓慌了的馬駒兒辨別奔到自己的母親那里去吃奶。它們的母子干系也就認出來了。 祿東贊通過了一道道考試,最終一道是要從二千五百名美貌年青的女子中,找出誰是文成公主。祿東贊憑他敏銳的眼力,一會兒就把那儀態大方的公主認出來了。 這些相傳不大可能是事實,但是卻反映了吐蕃人民對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這個使命的使者的贊美。 公元641年,二十四歲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出發到吐蕃去。唐朝廷為公主備了一份十分豐厚的妝奩。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當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另有許多吐蕃沒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種子,藥材,蠶種。她還帶了大批的醫藥、種樹、工程技能、天文歷法的書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新聞傳到吐蕃,從唐朝邊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預備好馬匹、牦牛(yak)(yak)、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親自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婚禮結束后,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越過雪山高原,到了邏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邏些人民像過盛大節日一樣,載歌載舞,夾道接待。松贊干布還在邏些按照唐朝的修建格式,為公主專門制作了一座城郭宮殿,給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聯系和發展藏族經濟文化作出了貢獻。直到現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公元650年,松贊干布死去。唐太宗也在前一年病死,代替他的是太子李治,這就是唐高宗。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