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衣順母的故事《單衣順母》,又稱為《蘆衣順母》,這里講述孔子又一個著名弟子閔子騫的孝行故事。
閔子騫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復(fù)有二子,子騫為其父御車,失轡,父持其手,寒,衣甚單。父則歸,呼其后母兒,持其手,衣甚厚溫。即謂其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去無留。”子騫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春秋時代,有個孝子叫閔子騫。他的母親去世比較早,父親娶了繼母,又生了兩個弟弟。繼母對他不好,常常虐待他。一年冬天,后母用蘆花給他做衣服,而給他的兩個弟弟做的是棉衣。蘆花做衣服看起來很蓬松,但是不保暖。剛好他父親帶他外出,讓他駕馬車行至蕭縣返村時。因為天氣太冷,冷風(fēng)颼颼,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凍得發(fā)抖。父親看了以后很生氣,衣服已經(jīng)穿得這么厚了還在發(fā)抖,是不是有意要詆毀后母。一氣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閔子騫。結(jié)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蘆花飛出來,父親這才明了,原來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氣。回到家里,當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
可是子騫對后母并不記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小子騫覺的不能因為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來對自己的父親說:“父親,請你不要趕后母走,因為畢竟還有兩個小弟弟呀!有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如果母親走了,我和兩個弟弟都會挨餓受凍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在這種情形之下,閔子騫至誠的孝心絲毫不減,而且還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樂。這一分真誠讓他的父親息怒,這一分真誠也讓他的后母生起慚愧之心。閔子騫這分真誠的孝心轉(zhuǎn)化了家庭的惡緣,致使家庭從此幸福和樂。所以,“親憎我,孝方賢”。我們時時處處想著“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誠就能永不忘失,能時時提起關(guān)照。
瀏覽更多關(guān)于二十四孝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