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文明禮儀小故事10篇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7/15 ![]() |
|||||
文明禮儀小故事10篇1.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小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已往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2.嬌嬌和媽媽去參加老同學聚會。用餐時,大人們舉杯換盞盡情地聊著,嬌嬌伸著筷子,看哪盤菜好吃就一個勁兒地挑著吃,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有人開了個玩笑說:“這小丫頭真精啊!”媽媽聽了簡直無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飯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佳肴都緊著嬌嬌吃。像三鮮蝦仁這道菜,嬌嬌就專挑蝦仁吃,姥姥還幫著她挑,直到把盤子里的蝦仁挑得一個不剩,留下一堆黃瓜片,她才住手。現在雖說到了外邊,可習慣已經成自然了,這丟臉的吃相一時那里改得過來。 3.某小區7號樓劉家與李家住上下樓,是一對冤家對頭,常常為一點兒小事吵得鄰里不安。劉家的冬冬天生淘氣,一兩歲就調皮得很,整天在屋里折騰,穿著小皮鞋跑來跑去,玩具往地上亂摔。李家的兩口年紀大了,心臟又不好怕吵鬧,聽不得樓板叮咚叮咚地響,自然要去提意見。可劉家的孩子淘氣慣了,不但沒改,反而越大越鬧騰,在房間里拍球,跳繩。吵得樓下整天不得安生。李家人上門去說,劉家大人護著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臉,過后又蹦又跳鬧得更歡。 4.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指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聞名儒學家。二程學說,之后為朱熹承當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持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歇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夏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給大家講個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許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聘。這一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終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樸,只是是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晤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否等我?”年輕人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老板走了,年輕人一個又一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閑不著,圍著老板的大寫字臺看,只見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互換:哎喲,這個悅目。 10分鐘后,總經理返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板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顯示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他們為什么這么感慨萬千呢?他們說:“我們長這么大,就從來沒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想想看,我們哪個家庭、哪個學校,常常進行這樣的教育?翻東西,是兒童時期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好奇。小孩去串門,看到人家的抽屜,挨著個兒地翻。爸爸媽媽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媽媽的包。但是,對兒童來說,這是一個特點,不是一個瑕玷,他就是好奇,他的社會化程度很低,他還不知道要尊敬別人。 6.學校每日正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會在一路吃。但為了學生安全,每日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一些吃飯。一天正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一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校長一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注重“義”和“禮”,使妥事先天子都為之震動。其中有一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相傳。當大家聽完這個故事過后,才記起另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還沒來吃飯……從此以后,他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7.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并肩有說有笑地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熟悉,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依然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等老師已往了過后。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熟悉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們身后,聽了這句話非常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8.可以說只是一個舉措,那天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棒冰包裝紙,彎下腰揀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這是一個不起眼的舉措,但是他的以身作則、師為表率的行為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他也會曉暢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熟悉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顯示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顯示,是一個人做人的標準。我們應該讓社會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依然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線.已往有一只小老鼠(mouse),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只蝸牛(snail)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已往,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里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于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已往。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沉著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小豬(porket)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已往。“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有什么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敬人,明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敬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太小老鼠這樣的行為或心理嗎? 10.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聞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錄,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依然一個注重兄弟之禮、相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依然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年紀輕輕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