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migo9"></li>
      <center id="migo9"><optgroup id="migo9"></optgroup></center>
        <span id="migo9"></span>
        <input id="migo9"><xmp id="migo9">

          <label id="migo9"></label>
          <label id="migo9"></label>
          您現在的位置: 故事分享網www.95wzbk.com >> 笑話故事 >> 正文
            維拉科查神諭           ★★★ 【字體:
          維拉科查神諭
          作者:佚名    笑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9/12    

            維拉科查神諭自從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國開始一向到第六代印加王印加·羅卡,帝國在一片寧靜、百姓安居樂業的狀況下不斷得到拓展,從未碰到強有力的抵抗和大的流血戰爭。然而,在傳到第七代國王時,人們被不祥之兆所包圍開始恐慌不安起來。

            第七代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依然三四歲的嬰幾時,啼哭時從眼睛里流出血淚,祭司們格外正視王儲身上出現的預兆,經過推算和到太陽神廟占卜,發現這是不祥之兆,擔憂會在他身上出現大的災難,或受到他的父親(father)太陽的詛咒。但就如同太陽神只是在和他的兒孫們開玩笑一樣,什么樣的災難都沒有來臨到亞瓦爾·瓦卡克身上,他很順利地承當了父親留下的王位,而且在身為王儲時,就為他的父親和帝國征服了不少的地方。人們逐漸對這位國王童年的預兆開始淡忘。

            亞瓦爾·瓦卡克國王繼位以后,如同他的先輩們一樣,以公正、仁慈和懷柔之心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總是體恤百姓,竭力為他們造福。但他只想仰仗父輩和祖輩留給他的繁榮,不愿去征服和討伐任何人。因為他的名字預示著兇兆,加上人們每次給他的預猜測也很不利,他總擔憂有什么災禍臨頭,不敢碰運氣,以免激怒他的父親——太陽,這樣他父親也就不會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嚴厲的懲罰他。

            他懷著這膽戰心驚的心情度過最初的幾年,只求自己和百姓平安無事。為了不致于無所干事,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巡視諸王國,竭力用光輝的修建裝點國土。對臣民施以普遍的和特殊的恩澤,比他的先輩們更加熱心和溫順地對待百姓。他也從百姓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回報,國力日漸強盛,帝國的威望比以往任什么時候候都要傳播得遠。

            十年很快就已往了。這位印加王已經把他的帝國治理得沒有一個游手好閑的懶漢,沒有一個乞討的窮人,甚至一年到頭沒有一路刑事案件,沒判處過一名死囚(沒需要也無人違法)的程度。這一成果一向延續到帝國末年到遭到西班牙人入侵之前。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為了不顯得怯懦無能,避免因為不為帝國開拓疆上而成為印加諸王中的膽小鬼,也為了消費一點國庫中堆不下的軍需物資和讓百姓們得到需要的軍事鍛煉,他決定派出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去征服首都西南,沿海的阿雷克帕地區。他的前輩諸王在那里留下了一塊狹長地帶沒有征服,不過那里人煙相當稀少。

            他本來打算親自掛帥出征,但是,關于他在戰事方面的兇兆總是裹脅著他顛簸于捉摸不定的驚濤駭浪之間,欲望剛剛他推上波峰,恐懼感就把他摔進波谷,所以總是猶豫不決,不敢貿然出征。最終,便任命自己的兄弟阿普·邁塔為統帥,以四位有經歷的印加王公為將軍,一路出征。很快他們就順利地完成為使命,把那塊土地一勞永逸地納入了帝國的版圖。只是因為那里地勢狹長,故爾幾位王公在行軍和停留上用去的時間,比真正征服用去的時間還要多。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得到勝利的捷報,頗受鼓舞,而泯滅很小,于是決定進行一次更大范圍、更光輝的征服行動,把科利亞地區一向不肯臣服于帝國的幾個大省納入帝國。這些省不僅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居民驍勇善戰。正是這些不利原因,前輩諸王才下不了決定用武力去征服,以滅絕那些不開化的野蠻部族;而是始終以懷柔之心讓他們目睹帝國臣民的富裕生活,而感同身受,從而自愿接受印加人的統治。但這似乎沒有太大效果,因為那里的人把自己的信奉的神和自由得更主要,把接受異族的偶像和統治看成對自己的奇恥大辱。

            這位印加王為征服那幾個省的戰事終日勞神,郁郁寡歡,既有擔憂又懷希望。根據他兄弟阿普·邁塔那里戰事的進展和勸服的成果來看,他可以作出大獲全勝的估計;有時又因自己身上早有兇兆在先,擔憂這場戰爭會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險,又不相信會取得成功。就在整日受著這些痛苦煎熬時,他又把眼光轉向了家庭事務。

            多年以來,家中發生的事兒也使他心煩意惱,那便是將要成為國王承當人的長子阿塔烏,勝情粗暴。這個兒子的性情從小就很暴躁,常常欺侮跟他一路玩耍的同齡孩子,而且有一些暴虐、殘忍的跡象。印加王也曾諄諄教誨,苦口婆心地勸他改邪歸正,希望他長大成人更懂道理時,能逐漸改掉粗暴殘忍的壞脾氣。但看來這種指望已經一切落空,因為伴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那殘暴性情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這對父親來說是極其痛苦的事。諸代印加王都以親切溫順為榮,深得民心,現在王子性情卻截然相反,怎不令他悲苦萬分。他費盡口舌地勸阿塔烏以他的長輩為榜樣,對他回憶他們的為人,讓他學習他們的樣子;也用過斥責和冷遇的辦法,企圖使他迷途知返,改弦更張。但這所有都收效甚微,或徒勞無益。因為在有權勢的大人物身上,不良習性是很少能改正,或根本不能改正。

            總而言之,為了改變阿塔烏王子的惡劣習性,這位印加王已經用盡了種種“良藥”,但王子認為都是“毒藥”而一概排斥。

            亞瓦爾·瓦卡克國王眼見事兒無可拯救到這種地步,便決定徹底貶斥他,從身邊把他逐走,他的用意是:如用貶斥的辦法也不能改變王子的勝情,就索性廢除他的王位承當權,而從諸子之中另選一個與其先輩性情相吻合的賢者為承當人。這位印加王看到在帝國的某些省份就是由最受愛戴的兒子承當領主地位的,他也想效仿這種做法,雖然在印加前輩諸王中從未有過這種做法,但也從未有過這樣不堪教導、性情反叛的王儲,所以這位印加王想對兒子實行這樣的法律。

            印加王懷著沉痛的心情,下令將年已十九歲的王子阿塔烏逐出家門和宮廷,送到城東十多里遠的地方,那是一片廣闊而鮮艷的奇塔牧場。牧場里放牧著許多太陽神的牲畜,國王命他與放牧人一同放牧。

            阿塔烏王子不敢違抗父王的諭旨,接受了為懲罰他性情殘暴好斗而對他實行的貶斥和流放,甘心與其他牧人一樣操起放牧的差事,看護太陽神的牲畜。幸虧這些牲畜是太陽神的,這對傷心不已的王子無疑是個很好的慰藉。阿塔烏王子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年,直到有一日,他斜倚在牧場里一塊巨石上半睡不睡時,受到維拉科查神的渝示為止。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在放逐長子過后,那邊的征服戰爭也傳來捷報,這倒成為那段時間最讓他欣慰的事。等安排好征服地區的善后事宜,將軍隊投筆從戎過后,印加王決定完全休止戰爭,不再征服新土地,而全力以赴地安邦治國和管束王子。

            雖然說印加王已將阿塔烏王子流放到了奇塔牧場,但也不忍心就那樣丟開不管,畢竟理智是難以戰勝父子親情的,父子倆都需要時間。印加王覺得還需要用心調查,爭取兒子棄舊圖新。如果王子依舊沽惡不悔,那么也只好另謀他策了。盡管他絞盡腦汁,設想了許多方式,諸如罰他終身禁監,廢除他的承當權,另選賢者取而代之等等,但又總覺得這些均非良策,而且也未免過于嚴厲,且效果未必可靠。畢竟這種事兒前所未有,干系重大,涉及到把被奉太陽神之子的印加王子趕下神位,而且對王子實行對百姓都不輕易執行的嚴厲懲罰,臣民們也未必贊成。萬一太陽君父見怪下來,又豈能吃罪得起呢?

            印加王整日都為此事所折磨,心情郁悶,寢食俱廢。在此期間,他倒是沒有將國事擱在一邊。他兩次派遣四位王公貴胄巡視王國,命他們大興土木,美化國上,為眾百姓共同造福,諸如開新渠,造梯田,建糧倉,筑行宮,架橋梁,修道路,壘蓄水池等等。但他一刻也不敢離開首都一步,而是留在宮廷里主持太陽節和一年中的其他慶典運動,以及為百姓主持正義。

            一晃三年時間已往。一天剛過正午,正在處理國事的印加王突然之間之間之直接到宮門侍衛的稟告說,阿塔烏王子風塵撲撲在宮門外等候傳見,有要事相告。

            印加王對這位王子早已心灰意冷,便氣惱地傳下話,說:身為王子應該知道,不管王命涉及的事多么細微,在成命收回之前,均不得違抗,否則一律處死;如果王子不想以身試法的話,依然立即回到流放地去為好。

            王子在宮門外義正詞嚴地回稟說,他并非為抗拒王命而來,而是為了遵從像父王一樣偉大的另一位印加王的命令而來,而且那位印加王乃是派他來稟告一些事關帝國安危的重大事兒,父王是必須知道的;如果他想聽,就準許他入宮稟告;如果他不愿意聽,那么,他將回到流放地,向那位印加王如實稟告一切經過,也算不辱使命。

            印加王聽說事關另一位與他一樣的君王,遂命王子進宮細述。一來,他倒也想看他這位不爭氣的寶貝兒子會說會什么顛三倒四,弄清他會耍什么樣的把戲過后,再予懲處;二來也想了解這位被放逐失寵的兒子來傳遞新聞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王子灰頭土臉地來到父親面前,似乎連喘口氣討口水喝的功夫都沒有一樣,火急而有條不紊地對印加王說:

            “啟稟獨一無二的君王,我稟承您的命令,在奇塔牧場看管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的牧群。明天正午,我正斜倚在牧場的一塊巨石上,反省我的罪錯,也說不清是睡是醒,突然之間之間之間一個人來到我的面前。此人衣著奇特,身材相貌也與我們有所不同。他的衣服又長又肥,遮蓋雙腳;他臉上的髯毛足有一尺多長,手里牽著一條脖子上系著鎖鏈的怪獸,是我們未曾見過的一種植物。那人對我說:‘賢侄,我乃太陽之子,是你的第一代先祖,印加王曼科·卡帕克和他姐姐奧克略王后的弟弟,因此我是你父王和你們所有人的兄弟。我是維拉科查·因蒂神,今奉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神之命而來,有一則警報通知你,要你轉告你的父親——在位印加王知道。那便是已經歸順印加帝國的欽查蘇尤諸省的占有整片遼闊土地的昌卡人以及尚未歸附的其他地區,現在已發生了叛亂。他們正在糾集重兵,企圖率兵前來進犯庫斯科城,推翻他的王位,毀滅我們的共同故里。因此,你必須刻不容緩地趕到我的兄弟印加王那里,轉告他作好預備,審時度勢,妥善處理,以應此災難。我要特別告誡你痛改前非,不管碰到什么艱險,你都不要擔憂我會作壁上觀,棄你于不顧。我會像對待親生骨肉一樣,在你危難時,趕來救援,助你脫離險境。立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孩子,不管多么艱險,你都要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只有這樣的英勇壯舉才無愧于你高貴的血統和你偉大的帝國的臣民們。我將永遠福佑你和保護你,需要時我會出現在你身邊幫助你度過難關。’說完這些話后,印加王維拉科查就隱身離我而去,無影無蹤。于是我立即趕路前來,按他的旨意向您稟報。”

            早已對這位性情暴虐的兒子感到深惡痛絕的印加王如何肯相信王子的話?他當即怒斥王子道:

            “住口,你竟敢信口雌黃,簡直是個不折不扣狂妄之極的瘋子!居然把自己胡騙亂造的謬妄事加在太陽我父頭上,真是愈發放肆了!”于是喝令王子立即回到奇塔,永遠也不想再見到他,免得惹自己生氣。事已至此,王子知道這件事會愈描愈黑,只好又重新回到奇塔去牧羊。從此,王子比以前更加失寵于他的父親了。

            而常常侍奉在國王左右的那些印加王公們,卻不敢對王子所說的事兒如此輕下結論。雖然,他們是王子的兄弟和叔伯,也都知道王子的性情不能盡善盡美,但對他的人格卻毫無異議,相信這些話絕非王子的胡編亂造;再加上,他們非常相信夢中的預兆;所以,他們對此采取了與印加王不同的態度。

            他們對印加王說,既然,他的兄弟——維拉科查說自己是太陽的兒子,而且奉他的命令而來,那么傳來的新聞和警告則不能等閑視之;而且僅憑想象杜撰那套言語已屬褻瀆神明,再加上抗命前來誆騙自己的父王則更是罪加一等,為王法所不容。因此,不應認為王子會冒著犯下彌天大罪的危險編造這些情節來冒犯太陽的神威。既然如此,最好對王子的話逐字逐句認真思考,并應就此事向太陽敬獻犧牲,來調查太陽的預示是吉是兇,并作好需要的預備,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而且王公貴族們大多認為,既然太陽父親已收回警告,并派他的兒子,印加王維拉科查前來諭示,如果對此事置之度外,不僅對事兒本身有害,而且也等于是在藐視大家共同的父親——太陽神,豈非錯上加錯?

            印加王對兒子的惡劣行徑悵恨至極,不肯接受王族成員語重心長的勸告,尤其是看到險些所有的王室成員都出來替王子辯護,無疑在印加王恨鐵不成鋼的怨怒之中又增添了些許忌恨,這些因素迫使他橫下心來,固執己看法對印加王公們說:

            “不要理會這個瘋子的話,他非但不改掉自己那暴虐的惡劣習性以求得親身父母和太陽我父的諒解和寵愛,反而又來顛三倒四,我看他是難以救藥的了!就憑著杜撰出來的這套稀奇古怪的無稽之談,就該廢黜了他,剝奪他的王子稱號和王位承當權!大家試想一下,我們印加帝國自從偉大的曼科·卡帕克王奉太陽我父的旨意立國以來大大小小征服了數以百計的部族,其中有哪個膽敢違背太陽神的旨意和王命而舉兵反叛?沒有,從未有過!小畜牲的那番話不僅是對太陽我父和列祖列宗的褻瀆,而且不利于帝國臣民的寧靜與安定,理應對他嚴加制裁才顯王法和神旨的赫赫威嚴和公正,才能使百姓有法必依,心服口服。

            “我打算立即著手,從那小畜牲以外的一眾兄弟中選擇一個效仿先輩的人,一個有仁慈、惻隱和懷柔之心而無愧于太陽之子稱號的人。我們應該看到,偉大的前輩諸王是以造福于民的行為和一顆寬遠大量的懷柔之心為帝國贏得了大片領土,眾多心悅誠服的酋長、領主和百姓,以及威震周邊的赫赫聲威!倘若容忍這樣一個性情暴虐,報復心重,蠱惑人心的瘋子來承當大統,帝國的一切必將毀于其殘暴好戰的屠刀之下,不僅對不起太陽我父和列祖列宗的諄諄教誨和良苦用心,而且也是天理難容!

            “諸位王公大臣!我希望大家不要理睬那個瘋子的顛三倒四和他的顛狂之舉,更不要紛紛攘攘跟著瞎折騰,否則不僅剛強軍心民心,而且也會在邊遠省份中造成相互猜忌和騷亂。諸位王室成員理應分清主次大小,把這件干系到我們子孫兒女和帝國命運前途的大事放在心上,磋商一個符合的王位承當人選!”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義正詞嚴他講完這些話,見眾王公大臣緘默不語,這位生性懦弱唯恐招來太陽神詛咒的印加王,便有意折中懈弛一下鎮靜氣氛,道:“姑念阿塔烏王子聲稱他的膽小妄為乃是受了一位太陽之子的委派,否則定要按悍然違抗放逐令、私闖王宮之罪,定斬不饒。至于此事應該如那邊理,本王心中自有主張,大家不要再議論不休!”

            這位印加王在晚餐會上,再次非正式地要求諸王公永遠不要再提到日間之事,因為只要讓他想到王子的事,他就會怒火中燒。

            國王既出此令,印加王公們只好啞口無言,不再談論此事,但心中依然惴惴不安,有一種大禍即將臨頭的恐懼感。畢竟這個預兆并非空穴來風,大概出自普通百姓之口,而是王位承當人冒死進言,出于另一位太陽之子的諭示,哪有虛妄之理呢?

            阿塔烏親傳神諭三個月過后,就有新聞從邊境傳至京城庫斯科說,在距離首都三百公里的阿塔瓦利亞以外的欽查地區各省發生了叛亂。新聞不知始出何人之口,就像常常說到這類帶有蠱惑嫌疑的事兒時那樣,即便知道,也會故意暗昧其詞或隱去那個人的名字。所以,盡管阿塔烏王子夢見過此事,而且傳言也證實了夢中神諭的可靠性,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仍然不予理會,他認為那是附庸神諭的道聽途說,是對似乎已經淡忘的夢境舊事的重提,為王子開脫罪責云云。

            沒過幾夭,新聞再次不脛而走,但仍然不夠確鑿,使人將信將疑。原來反叛的敵人已經嚴密封鎖了通往庫斯科的所有路徑,以防叛亂之事泄露出去。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況下,消聲匿跡,輕裝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庫瓦科城,控制局勢。

            等到新聞第三次傳入庫斯科城時,已經說得有鼻子有限,似乎是千真萬確的了。新聞說,昌卡族人伙同安科瓦柳·烏拉馬卡,維爾卡,烏圖蘇科亞及其附近各部族已經舉兵造反,國王派駐各省的省督和官員均遭殺害,一支四萬多人的大軍正向京城日夜兼程,迅速推進。

            那么事實狀況究竟如何呢?

            早在第六代印加國王印加·羅卡統治時期,所征服的那些北方好戰部族,只是懾于帝國的赫赫聲威和壯大武力,而不是喜歡他的統治,他們把對太陽之子剝奪其自由和偶像習俗的仇恨隱埋在心底,以圖侍機發泄。現在他們看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對戰事如此心存畏懼,被名字所蘊含的兇兆嚇得畏畏縮縮,而且被自己殘暴成性的兒子阿塔烏王子氣得心緒不寧,一籌莫展。再加上國王最近一次不知何故對兒子大發雷霆,狠狠訓斥他,揚言廢黜王子承當權的事也傳到了那些部族印第安人那里。他們便認為良機已到,正好可以發泄他們對印加王的不滿和對帝國統治的仇恨。于是,他們在很短時間內,極度秘密地相互串連,并召喚鄰近部族,共同組織起一支三萬多人的壯大軍隊,發動向帝國首都庫斯科的征伐。

            策劃這次叛亂的主謀,也即煽動其他領主謀反的是三位印第安頭領,他們是昌卡族三個大省酋長。其中一名叫安科瓦柳,是個二十六歲的壯漢,另兩名親兄弟是圖邁和阿斯圖,是安科瓦柳的親戚。在印加人到來之前,這三位草頭王的先輩曾與鄰省部族,特別是克丘亞族(這個姓氏包括北方五大省份)常年累月征戰不休。他們對這些部族及其鄰近的其他部族極盡暴戾專橫之能事,把他們壓制得昂首貼耳。之后,克丘亞人和其他部族為了擺脫昌卡人的殘暴統治和苛捐雜稅,便自動歸順了印加王,心甘情愿地接受印加帝國寬厚仁慈的統治,分享帝國和太陽神的福祉。昌卡則完全相反,印加王打破了他們稱王稱霸的良辰好景,使他們從百姓的主宰變成納貢稱臣的仆役,他們對此耿耿于懷。就是因為這種原因,他們懷著父輩們留下的刻骨仇恨和昔日噬心裂肺的恥辱,發動了現在這次叛亂。

            他們料定印加王毫無警戒,且身邊沒有可召集的軍隊,只要發動突然之間之間之間襲擊,便可輕而易舉,一戰告捷,不僅可以成為他們舊日敵人的主宰,也可以成為整個帝國的主宰。

            昌卡族人抱著這種強烈的欲望,召集了已經歸順和尚未歸順印加王的鄰近部族,曉以利害,允諾給予豐厚的戰利品。鄰近的那些部族一來貪圖重賞,二來深知印加王的臥榻之側遲早難容他們的酣睡,三來早知昌卡人的驍勇善戰,成事有望,四來擔憂敬酒不吃吃罰酒,先成為昌卡人的點心,所以輕易就被說服。叛軍選舉勇猛的安科瓦柳統帥,那兩兄弟為將軍,其他酋長分任本部人馬的統領,日夜輕裝急行,直逼庫斯科而來。

            (四)印加王出逃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探知叛軍果然來犯,一時間大為驚慌,手足無措。因為,根據歷來的經驗,自從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國直到現在這位印加王,征服了那么多省份歸附帝國,從未有哪個省份發動過叛亂,所以他絕對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始終抱著這種盲目自信的心理,再加上對王子心懷憎惡,印加王的理智被感情所蒙蔽,所以既沒有相信王子轉達的神諭,都沒有接受王公貴族的勸導。現在一旦禍事臨頭,毫無防備的印加王根本來不及征調軍隊進京勤王,承平日久的帝國首都不僅沒有堡壘要塞以據守抵御,都沒有足夠守城待援的常備軍。他完全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困境。百般無奈之中,他只好任憑那些殘暴驍勇的叛軍一路上耀武揚威,攻城略地,險些毫無阻擋地向庫斯科長驅直入。自己則向科利亞地區撤退,期望能暫時保全王族的元氣和自己的性命以圖東山再起。因為那里的百姓深受國恩和教化,品德高尚,忠心耿耿。

            念頭已定,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便帶著能跟隨自己的一些印加王族,一向退到城南三十里處的穆伊納狹長的河谷,在那里安營扎寨,在那里一面猶豫張望,探察敵人在路上的動靜,打聽他們已經到達什么地方,一面等待援軍到來。

            國王既已臨陣脫逃,庫斯科城也就等于被拋棄,盡管人們也想守衛京城故土,可惜群龍無首,又沒有人敢擅權發話下令,大家也只好收拾行囊一逃了之。于是,凡是能逃的人紛紛逃亡,覺得哪里可以更好地保全性命就往哪里跑,頓時之間,繁華熱攘的庫斯科眼看著便要成為一座杳無人蹤的空城。

            一些出逃的人在路上遇見了因為傳遞神諭而被人們尊稱為維拉科查·印加的阿塔烏王子,向他哽咽著細述了欽查地區北方數省叛亂的新聞,并在神情之中略帶鄙棄地向王子報告說,他的父親印加王因為敵人突然之間之間之間來犯,無力抵抗,已帶領王族成員向南方的科利亞方向撤退。

            王子得知父王棄城而逃,心情非常沉痛。他猶豫不決,吩咐這些報信的和身邊追隨的幾位牧人趕往城里,以他王位承當人的名義對沿途碰到和在城里遲滯未走的印加人傳令,凡是能夠拿起武器的人都要武裝起來,去追隨他們的君主印加王,他自己也要去把父王追返來;并要他們把這道命令輾轉相告。

            維拉科查王子下過這道命令以后,連庫斯科城門也未進,便離開那里抄近路去追趕他的父王。他一路疾行,在穆伊納狹長的河谷趕上了印加王,他尚未離開那里。神話故事

            王子風塵仆仆,渾身已被汗水浸透,手握一桿隨身攜帶的長矛來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面前,慘然而又嚴厲地,聲淚俱下著對他說:

            “印加王,僅憑一條尚未驗證真假的新聞,聽說有幾個百姓發動叛亂,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未看見,您就棄您的宮室和朝廷于不顧望風雨逃,怎么對得起列祖列宗前輩諸代印加王和太陽我父的托付和帝國的偉業?您把您的父親——太陽神的廟宇和忠心耿耿的百姓拱手交給那些野蠻的敵人,任憑他們穿著骯臟的鞋子去轔轢,讓他們隨心所欲在那里干著我們的先輩明令禁止的那些極度野蠻無恥、褻瀆神明的事,讓他們用無辜者的鮮血,染紅神圣的祭壇,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

            “那些獻給太陽作妻子,烙守永葆童貞之訓的貞女(按照印加入的習俗,從王室血統的女子中嚴酷遴選出來,充入太陽貞女宮,以太陽神妻子的名義服侍太陽神,處理日常供奉,最多時,人數達到一千五百人之眾,終其一生,均不能出宮禁一步),如果我們把她們棄之而不顧,任憑粗野、獸性的敵人對她們肆意蹂躪,給太陽我父蒙上永遠難以洗刷的恥辱和污穢,如何對得起她們,如何有臉面接受太陽我父的召喚與他一路安息?在他的面前我們將何言以對?

            “如果僅為茍全性命而許可這些讓我們富貴的血統蒙受屈辱的卑劣行徑發生,我們在百姓面前另有什么莊嚴和威信而言?即便我們能夠在有朝一日收復故土,百姓照樣擁戴我們,我們又如何不因落得這不戰而逃的千古奇恥而羞愧難當?我們將如何教化他們、命令他們?!

            “我不吝借自己的生命,敢冒死請命迎敵,寧可讓他們殺了我,也要證明我們高貴的血統不愧是純正的太陽神的血統,決不容他們大搖大擺踏進庫斯科一步!我不愿在世看到那些野蠻人在太陽和他的兒子們創建的神圣的帝國京城里干著那些令人深惡痛絕的勾當。愿意跟隨我的人都跟我走,以自己的行為證明自己不愧是太陽的子孫,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在天空上看著我們呢,他不會棄我們不顧的!我要讓你們看一看什么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什么叫做舍身取義,共赴國難!”

            王子非常痛心和傷感他說完這番話,看都未再看他父親一眼,粒米未沾,滴水未進,立即返身奔向庫斯科城。跟隨國王一路逃離的印加王公——有他的兄弟,叔侄和其他親屬,共計四千余人,除了老弱病殘的人留在國王身邊外,全都隨同王子一同回城。

            沿途道路兩旁,他們碰上許多從城中逃離來的百姓。王室面員通知這些人,印加·維拉科查王子要回去保衛首都和他們的父親——太陽的廟宇,鼓勵他們振作起來,一同回去拿起武器抵御敵人。

            印第安人聽到這個新聞,頓時群情振奮,所有出逃的人,特別是那些能夠作戰的人紛紛轉身而回,在野外上相互泄氣,輾轉相告這一令人激動的新聞,說王子返來保衛京城來了!這一英勇無畏的壯舉使大家異常激動,深感慰藉,全都返身追隨王子,共赴國難,王子也愈發顯示雄赳赳、雄赳赳的神志,并以這種情緒感染著跟隨他的人們。

            王子就這樣進了城,稍稍整肅隊伍,隨即,登高一呼,身先士卒地吩咐聚集起來的人緊隨厥后,直奔敵人來犯的欽查蘇尤王室大道,聲稱要趕在敵人進城之前與其遭遇。他的意圖很顯明不是來阻擋敵人,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勢單力薄難以抵御敵人的洶洶來勢;他只求戰死沙場,以自己的鮮血來洗刷父王的怯懦顯示給太陽神和整個王室血統蒙上的恥辱。而且也不愿意在世眼睜睜看著敵人輕而易舉地以勝利者的姿態野蠻地轔轢首都、褻瀆大陽,因為這比死更令他痛苦萬分。

            (五)血沃的原野

            在庫斯科城北五里多的地方有一片大平原,印加·維拉科查王子來到這里停下來安營扎寨,一來等待隨他離城而來的人,二來收編野外上逃散的百姓。他把這些人和隨身帶來的人收編在一路,組成一支八千人的軍隊。他們都是印加族人,他們的先輩從第一代印加王時起就享受和王室成員一樣的特權和榮譽,所以人人決定在自己的王子面前與敵人決一死戰。

            王子在他的營地得到前哨的報告,說敵人已在距城一百多里處的地方渡過了開闊的阿普里馬克河。壞新聞傳來的次日,又傳來令印加族人信念百倍的好新聞,新聞來自昆蒂蘇尤方面,說有一支兩萬人的援軍來勤王,距他們所在之處只有數十里遠。援軍由克丘亞區,科塔繡帕,科塔內拉和艾馬拉諸省以及與反叛省份交界地區的部族組成。

            盡管昌卡人竭力封鎖自己業已舉兵造反的新聞,與之地界相接的克丘亞人依然得知了事兒的真相。克丘亞人認為叛軍來勢迅猛,時間緊迫,來不及報告印加王和等待他的命令,便以十萬弁急的最迅速度,把能夠征集的軍隊一切征集起來,組成一支聯軍直奔庫斯科城,預備能救城則救城,不能救城也要為自己的國王戰死沙場,以報國恩。

            一方面,這支勤王的軍隊來自自愿歸順卡帕克·尤潘基國王的部族,現在為了表示對印加王的愛戴之心,靈敏整軍前來;另一方面,這些部族與昌卡人宿怨頗深,互為仇敵,無論如何都難免一戰,率軍勤王更算得上死得其所,倘若通過某種途徑戰而勝之,不僅可以得到印加王的夸獎,而且可以不再受到昌卡人的欺凌,可謂是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援軍為了不讓敵人搶先進城,便取捷徑,直趨庫斯科城北的必經之道堵截叛軍。因此,援軍和叛軍險些同時到達。

            在千鈞一發之際,得知有大隊援軍趕到,維拉科查王子及其手下眾將都很振奮。王子覺得這都是向他顯圣的叔王維拉科查·印加的功勞。因為,事先這位維拉科查神曾對他許下諾言,只要王子遭碰到什么危難,他就會如同對待親骨肉那樣保佑他,并在需要的時候向他提供需要的救援。王子看到援軍到來及時,便不由得想到了這番話。于是,他召集一切人員,把他叔王維拉科查原來的神渝和諾言都細述了一遍,并一定他們正是得到了維拉科查神的保佑,因為他許下的諾言已經兌現。印加人聽到這些神奇的事,頓時士氣大振,確信可以穩操勝券。

            原來,王子及其手下的王公大臣均已預備驅兵迎敵,在阿普里馬克河谷與維利亞昆卡山之間的山坡和隘道上交兵,因為那樣他們可以居高臨下,憑著地形優勢與敵一戰。

            現在,既然知援軍將到,遂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待友軍到達后略事休整,同時也伺敵軍到來,知己知彼再作定奪。

            印加·維拉科查王子和為他充當參謀的富有作戰經驗的印加王公們一致認為,既然兵力得到擴充,最好不要離城太遠貿然行事,以便可以就近得城里儲存的大量軍需口糧和武器裝備,同時,在城市遭到敵人奇襲時,也好迅速回師救援,不致于腹背受敵。

            打算已定,印加·維拉科查王子在平原上按兵不動。不久,一萬二千名援軍先頭部隊到達王子的營壘。王子親自出營接待,深深感謝他們對印加王的愛戴之情,對各部族酋長和所有將領竭力款待,贊揚他們的一片忠心,答應在退敵過后必定重重夸獎這次非同一般的勤王之舉。率兵趕來的眾酋長對他們的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參拜已畢,稟報距此兩日行程之處,另有另外五千名軍士正奉著維拉科查神及太陽神的曉諭兼程前來,他們這支先頭部隊為了盡快救援,沒有等那支軍隊同行。王子對神諭中的這兩支大軍能夠及時趕來參戰表示感謝,經征詢印加諸王公的計策后,令酋長們派人把當前的狀況通報正在兼程而來的后續部隊,說王子帶領軍隊屯扎在城北的平原上,要他們盡快趕到那里附近幾座山頭和峽谷就地隱蔽埋伏,靜觀待變:如果兩軍展開決戰,就一鼓作氣,從側翼向敵軍發動沖鋒,擾亂敵軍陣形,配合主力部隊一擊勝敵;如果兵不血刃就能迫使敵軍投誠,那么他們也像優秀軍隊一樣履行了使命,共享勝利之果和榮譽。

            就這樣,在印加王子會齊兩支援軍略事休整的兩天后,敵軍前鋒在里馬克但普山坡上露面。他們探知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在距那里三十里安營屯兵,嚴陣以待,便徐行徐行,同時向前面傳話,要求中軍和后衛部隊迅速推進,與前鋒合兵一處。這樣,當日又行進了一天,等叛軍聚集三軍一齊到達薩克薩瓦納時,那里距維拉科查王子軍營所在之地僅有二十多里。

            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在這危急關頭,仍然鎮靜自若地像他的前輩們那樣派出使者到薩克薩瓦納去會面敵軍,向叛軍傳達他的旨意:依仗太陽神和印加諸王神靈的護佑,帝國忠誠的大軍已經背城列陣,本可踏平他們的營壘,但本著印加王一貫寬容仁慈的宗旨,為免生靈涂炭,特準允他們罷戰求和,捐棄前嫌,重建舊好,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這番曉諭可謂盡顯王軍寬容大度的風范,既有懇切的言辭又有王者氣度,而且大義凜然,不容侵犯之莊嚴沛然其間,可算是卓爾不凡的大手筆。

            昌卡人早已通過諜報探聽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已經望風而逃,只有維拉科查統帥勢單力薄的一支孤軍扼守危城,以求殺身成仁。叛軍上下仍然陶醉在一路上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勝利的興奮之中,狂妄至極地認為,既然老子都已經棄城而去逃之夭夭,兒子另有什么可怕,只是是蜉蝣撼樹之舉,攻克庫斯科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哪里會把維拉科查的傳諭當回事?于是,他們在聽完王子諭旨過后,一曬置之,根本不容使者再行勸說,便立即把他逐回。

            次日天剛破曉,昌卡人統率叛軍離開薩克薩瓦納,揮師直趨庫斯科而來。因為他們是按照行軍序列縱隊前行,士兵們摩肩接踵,根本邁不開大步,因此盡管迅速行軍,也未能在天黑以前趕到王子屯兵之處,便傳令在距王子兩里左右處停下來,安營扎寨。

            印加王子維拉科查不斷派出新的使者,在中途迎接他們,規勸他們懸崖勒馬,反叛之事尚可原諒。昌卡人現在箭已在弦,豈肯因為三寸不爛之舌打動他們的鐵石心腸?所以根本聽不進這些良言,就把使者打發回去,只是在安營扎寨過后,才耐著性子聽完了最終一批使者的傳話,然后以挑釁的語氣回答說:“成則為王敗者寇,看明朝誰原諒誰吧!”

            維拉科查王子得到昌卡人如此蠻橫無禮的答復后,只一笑置之,使沒有再派使者,因為他心知肚明,這般野蠻人在離城不過咫尺之遙的狀況下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他之所以這樣做,也不過是聊盡王者之風而已。這一晚在雙方統帥眼里仿佛顯得特別的漫長,就連印加人的月亮母親像是也在為兒子操心,遲遲不肯西去。雙方陣營更加警戒森嚴,嚴陣以待,涓滴也不敢有所懈怠。

            天剛破曉,敵我雙方便整隊列陣,擺開戰斗序列,一個又一個弓在手箭在弦,盔明甲亮,劍撥彎張,刀槍如林,盾密如墻,高聲吶喊,鼓號齊鳴,螺角喧天地向前推進。早已被軍臣視為自己和帝國的保護神的維拉科查王子身先士卒地第一個把手上的長矛投向敵軍將領,陰差陽錯地一舉中的,帝國的軍隊在他們王子神勇非凡的一擊過后,便如潮涌一般殺入叛軍陣營,一場殘酷的廝殺就這樣,在太陽炯炯有神的目光底下,在帝國的土地上拉開了序幕。

            昌卡人早就橫下一條心,夸下海口,認為穩操勝券,根本未把乳臭未干的印加王子統帥的軍隊看在眼中,所以頑強戰斗;而印加人自恃是太陽神的兒女,先輩們戰無不勝的業績鼓舞著他們,為了保護深入敵陣的王子不被敵人殺傷和不受欺侮,也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在這場戰斗中,雙方將士個個奮勇搏殺,盡出渾身解數,力圖致對方于死地,酣戰至正午仍然未分勝敗。

            就在這時,早已埋伏在山林里的五千名印第安戰士高呼著“維拉科查!維拉科查!”有如從天而降般突然之間之間之間出現,伴伴隨著一聲咆哮,以排山倒海之勢,勇猛無比地從敵軍右翼攔腰沖殺已往。帝國軍隊的將士在鏖戰之中猛聽到神的名字,不由得信念倍增,狂沖猛殺,而昌卡人在突如其來,陰差陽錯銳不可擋的腹背夾攻下張皇了陣腳。這一剎那間的強弱易勢,使得戰爭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昌卡人見大勢已去,己方傷亡慘重,迫不得已倉皇撤出戰斗。

            不久,叛軍又鼓起余勇,志在必得地向王子的得勝之師發動第二次沖鋒,雙方鏖戰多半日,仍是難分勝敗。自以為必勝無疑的昌卡人在久戰未果過后,先自焦躁不安起來,在人數雖少但士氣高漲的印加戰士面前,自然占不了什么便宜,再加上昌卡不斷發覺有來的隊伍加入到對方的陣營,士氣便開始高漲。

            原來,那些當初紛紛逃離庫斯科的人和庫斯科附近村落里的居民得知維拉科查神保佑印加王子返來守衛神圣的太陽宮,也紛紛組織起一個又一個的百人隊前來助戰,誓與王子同生共死。他們看戰事正酣,就高喊著投入戰斗,其實是虛張氣勢,人數實力并不可觀。但昌卡人見對方援兵源源不斷,迫不得已相信對方暗中有神相助,使得最終的一點力氣也喪失殆盡。軍隊一旦沒有了士氣,也就如同人失去了理智一樣,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而毫無取勝的可能了。而在王子統御的印加戰士那里,則截然相反,他們在維拉科查神喻和王子身先士卒的精神感召鼓勵之下,在不斷有新生力量注入的聲勢之下,士氣高漲至極。印加王公們認為這是莫可錯失的良機,是到了一鼓作氣的時候了,便登矮小呼,大事張揚著說,奉著太陽和維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來助戰來了!

            印國只看到敵軍士氣已經徹底瓦解,精神已徹底崩潰,于是便按照王子的命令,齊聲高呼著他叔父維拉科查神的名字,以猛虎下山之勢包抄已往,逼得心神俱喪、肝膽俱裂的昌卡人陣腳大亂,自相轔轢,抱頭鼠竄。叛軍在這決定性的一戰之中,絕大多數人被殺,只有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得以逃脫。王子率部乘勝追趕了一程,便傳令收兵,說:既然敵人已經戰敗認輸,就不要再行殺戮了。

            維拉科查王子親安閑剛剛鏖戰完畢的野外上認真巡視了一番,命令聚集傷員派人治療,聚集尸體擇地掩埋。他還傳令釋放俘虜,讓他們自由回家,寬恕他們的反叛之罪。

            這場進行了八個多小時的鏖戰是印加帝國開國以來最殘酷的一次,真可謂尸橫遍野,血流漂杵。從此,那個古戰場便被印第安人稱為“亞瓦爾潘帕”,意思就是血沃的原野。這場戰爭中共有三萬多印第安人喪命,其中印加王子維拉科查方面傷亡八千人,其余都是叛軍將士。

            安科瓦柳統帥和他的兩位將軍都作了俘虜,還負了輕傷,王子命人為他們精心醫治,而且挽留三人參加他打算在不久的將來舉行的祝捷大典。戰爭過后幾天,針對三人冒犯太陽之子的狂妄之舉,王子的一位叔父狠狠把他們訓斥了一番,說他們的父親——太陽和先王并沒有虧待過他們,他們卻恩將仇報舉兵造反,真是大逆不道,天理難容。然后又說他們在剛剛結束的戰爭中已經看到,太陽的兒子是戰無不勝的,因為根據他們的父親——太陽神和太陽之子維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化成天兵來為他助戰,今后不論什么時候,如果他們還想再試試的話,也還會看到同樣的景象。他還向他們贊揚了一些神諭,最終讓他們感謝太陽的宏恩,是他命令自己的兒子對印第安人寬大為懷,仁慈為本的。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王子才饒他們不死,并把原來的領地重新頒賜給他們;與他們一路反叛的所有其他部族酋長,雖然罪該萬死,也都一律赦免;如果不想讓太陽懲罰他們,命令大地將他們生吞下去的話,從今以后就要作安分守己的臣民。酋長們坐臥不安,畢恭畢敬地感謝王子的恩德,保證永作忠誠的奴仆。

            平叛大捷過后,印加王子維拉科查派出三位信使。第一位派往太陽神宮,把依靠太陽神的福佑和幫助得到勝利的新聞奏報給他,就如同每當發生什么重大事件后,都要專門給他派出一個信使,稟報事兒的經過那樣為此向他謝恩。維拉科查王子正是按照這個古老的習俗,派出侍者向太陽報捷,同時吩咐祭司們向太陽謝恩,重新獻上供品。第二位信使派到獻給太陽作妻子的貞女宮,通報勝利新聞,感謝她們的祈禱和美德,保證了太陽之子的凱旋。第三位信使派到他父親亞瓦爾·瓦卡克國王那里,報告直到彼時發生的一切狀況,并請求他在王子回到他身邊之前不要離開原地。

            (六)神的位次

            王子派出信使后,傳令遴選了六千名精兵強將隨他持續乘勝追擊昌卡人,其余人員一切投筆從戎,各回自己的故里,并向酋長們許下諾言,在將來適事先機夸獎他們的勤王之舉;任命另一位王室成員處理傷亡將士妻室子女的撫恤和日后的生活安排事宜,并同時任命兩位叔父為將軍隨他同行。

            平叛結束兩天過后,他率天軍啟程,持續追趕敵人,但不是要去懲罰他們,而是勸慰他們不必為自己的罪過擔驚受怕。因此,凡是在沿途追趕上的人,不論有傷無傷,他命令一律熱情款待,有傷的派人救治;又從戰敗的印第安人當中遴選了數名信使,派回各省各村,通知人們印加王子如何寬恕和安慰他們,要大家不必心存恐懼感。諸事安排已畢,王子持續兼程行進。當到達屬于昌卡人的安塔瓦伊利亞省時,凡能聚在一路的婦孺全都出來迎接,他們手揮綠樹枝,齊聲高呼:“唯一的君主,太陽的兒子,窮人的愛護者,請您可憐我們,饒恕我們吧。”

            王子親切接待他們,命人傳話說,她們之所以遭此不幸全是她們的父親和丈夫的不對,但所有反叛作亂的人都已得寬恕。他現在來親自看望大家,是為了親口對他們說出“寬恕”二字,讓他們更加放心,丟掉負罪感而可能產生的恐懼感心理包袱。他傳令部下以仁愛之心對待他們,發給所需之物,要特別體貼在亞瓦爾潘帕之役中戰死者拋下的孤兒寡母的口糧。

            他很快在反叛的各省巡視一遍,派駐了省督和足夠的官員,然后回到庫斯科城,這是他在平叛離城一個太陽月后重新回城。忠順的和反叛過的印第安人看到王子如此仁慈寬厚,個個驚詫莫名,從他已往那粗暴性情來看,不曾想到會有如此作法。原先他們都很擔憂,得勝過后他定會大開殺戒,所以人們都相信是他們的太陽神改變了王子的秉性,重回到印加諸王傳統典范的行列。

            為了更像普通士兵而不像帝王,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徒步進入庫斯科。他在部下士卒的簇擁下,夾在身為將軍的兩位叔父之間,身后是戰俘,沿著卡門卡山坡徐徐而下。人群歡呼雀躍著迎接他。印加長者們趨身向前接待,尊崇他為太陽的兒子,恭行大禮過后,走進士兵群中分享祝捷的悲哀,大有巴不得返老還童,在這樣一位統帥的麾下征戰沙場的意味。

            王子的母親奇克姬王后和與他血統最近的婦女們以及一大群王族婦女,一個又一個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地近前迎接。有的擁抱他,有的為他揩拭臉上的汗水,有的為他撣掃身上的征塵,有的向他拋撒鮮花香草。王子在這樣一派悲哀氣氛中一向走到太陽宮,按照他們的習俗跣足而入,感謝太陽賜予的勝利,接著又去看望太陽的妻子——貞女。拜謁兩個地方后,王子出城去見他父親,這時他還呆在王子離開他時所在的穆伊納谷地里。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接見了王子。按說王子創建了如此奇功偉績,得到了連想也不敢想的勝利,他本該興高采烈,豪情滿懷才是,然而此刻的他卻表情嚴厲,滿面愁容,全然一付痛苦惆悵的樣子,毫無一點歡騰之色。他是妒忌兒子的光輝勝利,抑或是慚愧自己的懦弱無能,依然因為拋棄太陽宮、太陽的妻子貞女和帝國都城于不顧,擔憂王子會剝奪他的王位呢?不知他的痛苦出自何種原因,也許是三者兼而有之。

            在那次公開的晤面儀式中,他們只交談了言簡意賅,但之后在私下里卻談了很長時間。關于談話的內容,除了兩位當事者之外,誰也無從知曉,但人們善于推測,大概是父子二人誰應為王的事,因為王子在結束秘密談話過后離開時說他的父王已經作出決定,既然他棄城而逃,就不能再重新回那里的王宮了。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感到,作為王國首腦機構的整個宮廷和王族都傾向于王子一邊,就連同太陽神也在祭司長的問卜中拋棄了他,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亞瓦爾·瓦卡克國王先拋棄了他的父親一太陽及其妻子。他已無計可施,即便想挑起內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再傻的老百姓也不會站在他一邊。所以,他堂而皇之地讓出了自己的王位,至于他自己則任憑他兒子去安排。達成秘密協議后,王子在穆伊納谷地選擇了一塊景色宜人的地方,設計一座王宮,其中既有果園花圃,又有狩獵垂釣的處所,總之,凡是想像可供王者賞心悅目,娛樂消遣的設施應有盡有。

            宮室設計完畢過后,維拉科查·印加王子回到庫斯科城。他取下黃色流蘇,戴上象征印加王位的白色流蘇。不過,盡管他戴上了白色流蘇,但從未要求他父親取下自己的白色流蘇——反正沒有了帝王的地位和實權,帝王的標志也就無所謂了。穆伊納山谷的宮室建完后,王子派去各種各樣的仆人,送去需要的用具,事事辦得十分殷勤,除了帝王的統治權之外,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可說是無一充足。這位可憐的國王就如同不久前自己對兒子做的那樣,現在也被兒子剝奪了王位,流放到荒野中度過自己的余生。

            印加王維拉科查繼位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賞克丘亞等部族的勤王之舉,給帶兵勤王的酋長賜予如同第一代印加王給予自愿追隨者一樣的特權,留短發,系發辮和豐厚的禮物,使得人人高興,個個喜逐顏開。

            印加王維拉科查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為太陽之子維拉科查神在庫斯科城南一百里處景色如畫的卡查村修建廟宇,一如當日給予王子神諭時的情景,以供兒女和百姓仰視奉祀。從此在印第安印加帝國中有了三位神:第一位帕查卡馬克神,因為他是創世神,所以什么都有,人們在心里奉祀他,他的名字只能在心里默念,用極度莊重的表情意會,但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第二位是太陽神,人們通過建太陽神廟和貞女宮奉祀他,賜姓印加的人都可以稱呼他“太陽我父”,是印加的主神;第三位是維拉科查神,地位僅次于以上兩位神,常常顯圣。

            至于印加王維拉科查,在位時就被狂熱的臣民們尊奉為神,是太陽派他來解救印加血統的人免遭滅絕,保護帝國京城、太陽宮和貞女宮免遭異族毀滅的。因而受到百姓的頂禮膜拜,受到與維拉科查神同樣的崇敬。

            他預見到了未來的事,說在他們中的一些人統治一段時間過后,必有從來未見過的人來到那方土地,而且一定會廢除那里的所有偶像,奪取他們的帝國。他們傳出旨意,讓這個預言在兒女諸王中世代相傳,牢記于心,但不得散播于民間,所以此后兩百多年里,再都沒有人談起這個預言,直到第十二代印加王瓦伊納·卡帕克臨終之前不久才把它公諸于眾。

          笑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1. 上一個笑話故事:

        2. 下一個笑話故事: 沒有了
        3.   相關文章
          普通笑話故事 維拉科查神諭
          普通笑話故事 愛上獅子的小男孩
          普通笑話故事 請你擰蓋兒
          普通笑話故事 豬八戒當大廚
          普通笑話故事 晚自習的電話
          普通笑話故事 愛吹牛的小螞蟻
          普通笑話故事 半只小雞
          普通笑話故事 手絹上的花田
          普通笑話故事 牧童妙聯驚先生
          普通笑話故事 糖果小勇士
          普通笑話故事 《形形色色鎮》之驕傲的外鄉人
          普通笑話故事 老虎大王不高興
          普通笑話故事 國王和荷包蛋
          普通笑話故事 你的媽媽,我的媽媽
          普通笑話故事 找星星
          普通笑話故事 素食的獅子
          普通笑話故事 藏在水里的秘密
          普通笑話故事 烏龜和淘氣猴子的故事(4)
          普通笑話故事 云朵工坊
          普通笑話故事 龍王的兒子
          普通笑話故事 啄木鳥治病
          普通笑話故事 堅守承諾的高尚之美
          普通笑話故事 魔力銀戒指
          普通笑話故事 牽牛花:一縷陽光
          普通笑話故事 一百個阿拉丁神燈
          普通笑話故事 疼痛轉移器
          普通笑話故事 小屋里
          普通笑話故事 仙女國游記
          普通笑話故事 狐貍坐火車萁
          普通笑話故事 小丑魚們明白了……
          故事分享網聲明:本站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作者或來源機構不同意本站轉載采用,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粵ICP備2022003335號 站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麻豆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婷婷激情综合色五月久久|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