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美俄海軍的未來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2/21 ![]() |
|||||
美俄海軍的未來美俄巡洋艦因為戰略情況和作戰需求迥異,在作戰性能和使命義務等方面差別很大。 使命義務大相徑庭 二戰過后,美國發展了8個級別的巡洋艦;前蘇聯也先后制作了7個級別的巡洋艦。雖然美、俄都將巡洋艦作為水師武器發展的重點,但賦予的作戰使命各不相同。 美國水師不再強調巡洋艦的遠海獨立作戰能力,把巡洋艦配屬航母編隊,與驅逐艦一路,為航母提供掩護。為了適應此類義務,美國巡洋艦的發展側重于提升綜相助戰能力,如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裝備有“宙斯盾”系統和其他的先進電子、武器系統,具有防空、反潛、反艦和對岸攻擊等綜相助戰能力。 俄羅斯水師給巡洋艦設定的主要作戰使命是:為己方核潛艇潛出大洋提供掩護,并對敵方大型核潛艇實施反潛作戰。 技能性能各有所長 因為作戰義務不同,美俄巡洋艦在發展歷程中秉承不同的設計理念,以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津艦和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為例對比可以看出,辨別特征較為顯明。 從艦體平臺來看,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艦長172.8米、艦寬16.8米,滿載排水量9407噸至9957噸,續航力6000海里。俄“基洛夫”級巡洋艦艦長252米、寬28.5米,滿載排水量約24300噸,續航力為14000海里。數據表明,“基洛夫”級巡洋艦具有噸位大、動力強、航程遠的優勢。 從反艦作戰來看,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裝備“魚叉”反艦導彈和“魚叉”增程反艦導彈,最大射程達130千米,飛行速度為0.9馬赫;俄“基洛夫”級巡洋艦裝備ss-n-19反艦導彈20枚,射程550千米,速度2.5馬赫。上述數據表明,“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艦導彈射程遠、射速快,威力大,優勢顯明。 從反潛作戰來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反潛武器系統為“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垂直發射系統、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架sh-60b直升機;“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潛武器系統有1座ss-n-15反潛導彈發射裝配、2座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座10管深水炸彈發射裝配、1座12管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配、3架“卡-27”反潛直升機。數據表明,“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潛武器具有數量和火力優勢。 從對空作戰來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對空最大作用距離為370至457千米,可監督400批目標、跟蹤200批目標、阻擋12-18個目標,多種艦空導彈構成遠、中、近三層防護系統;“基洛夫”級巡洋艦對空作戰武器主要有sa-n-6艦空導彈、sa-n-9艦空導彈、sa-n-4艦空導彈和6座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數據表明,美巡洋艦對空作戰的自動化程度高,防御目標數量多、范圍廣;俄巡洋艦對空作戰武器多、射程遠、火力強。雙方防空能力難分優劣。 從信息作戰來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信息系統系統完備,不僅能滿足單艦作戰需要,還具有戰區、編隊和多兵種信息互換能力。 整體戰力“代差”顯明 美俄巡洋艦的性能對比分析顯示,兩國巡洋艦各有所長。不過,如果從系統作戰能力來看,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擁有巨大優勢。 首先,美國現役巡洋艦一切是“提康德羅加”級,共制作了27艘;俄羅斯現役巡洋艦共有5艘,美國有巨大的數量優勢。美國現役巡洋艦已全面實現了“信息化”,而俄巡洋艦的整體技能狀況仍然停頓在“機器化”水平。 其次,美國的巡洋艦通過“宙斯盾”系統和數據鏈系統,能夠方便地與航母、潛艇、驅逐艦、保護艦和水師航空兵等兵力“互通、互聯、互操作”,從而形成“系統戰力”。另外,美國的巡洋艦具有壯大的空天通信能力,使其可以成為作戰指揮系統和導彈防御系統的“節點”,可擔負戰區反導和指揮協調功能。同時,其多用途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不僅能完成防空、反艦、反潛等綜合功能,還能提供壯大的對地攻擊作戰能力。 大型戰艦的發展趨勢 伴伴隨著航空母艦和艦載機的發展,傳統巡洋艦編隊逐步被航母戰斗群所取代。未來大型艦艇發展將面臨許多重大選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巡洋艦與驅逐艦將融合發展 目前來看,巡洋艦與驅逐艦的作戰使命和性能有非常顯明的趨同傾向,伴伴隨著新建驅逐艦的體形不斷增大,其作戰功能和續航能力已經能取代現役巡洋艦。 二、更多采用核動力裝配和應用先進隱身技能 為了提高艦艇的攻防能力,艦載武器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使得戰艦的排水量不斷上升,未來戰艦將需要更為強勁的動力系統。為了阻擋反艦導彈,未來戰艦上可能會裝備粒子束、激光、電熱炮等新概念武器,這些武器將使戰艦對動力和電力需求激增,采用核動力將會成為主流。伴伴隨著戰艦體積增大,其雷達、紅外、聲學特征也會越來越顯明,未來戰艦會采用盡可能多的隱身設計。 三、注重編隊配合。突出各型戰艦功能互補 要獨立執行遠海和遠洋對岸攻擊等義務,未來的水面戰艦編隊要能實施區域防空、反潛、對海對陸攻擊和戰區導彈防御等多種義務。單一艦只很難同時具備這樣強的綜相助戰功能,所以未來戰艦將更加注重突出單項或多項作戰功能的互補,同一級別的戰艦將區分防空、反潛、對岸攻擊或導彈防御、指揮協一律功能型號。 四、網絡化、智能化程度將越來越高 未來的海上作戰情況將會更加復雜,來自空基、潛基和彈道導彈系統的威脅將時候存在。隱身巡航導彈、高速彈道導彈、掠海反艦導彈、具有攻擊能力的無人機等無一不在嚴重威脅大型水面戰艦的安全。面對如此高強度的海上威脅,未來大型戰艦必須與其他作戰系統高度融合,實現對作戰區域及整個地區空間內態勢的正確掌控,以及時、正確地對威脅目標進行判斷和打擊,并能及時將情報信息傳送到指揮系統,保持和其他作戰資源連通,并能成為全球安全網絡的關頭節點。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