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宸下棋之余,她依然個多才多藝的人,文章寫得很好,繪畫也有一些功底,她說:“棋手要下好分內的棋,這是職責;棋手又要下好分外的棋,這是人生。”因此,1995年,當清華大學的大門對諸宸敝開時,他豪不猶豫地選擇了中文系。之后,她又帶著4年的中文學分,轉到了經濟治理系。可以說,諸宸走得一路風光,似乎有點太順了。也許,上帝因此想送她一塊磨刀石。
2000年12月在印度舉行的世錦賽上,諸宸碰上了來自美洲大陸的冠軍L KRUSH(讀音同crush),譯成漢語為:我摧毀---我要摧毀你!這個名字是那樣殺氣騰騰,而為人、棋風一貫都“不和”的諸宸卻沒當一回事,念著這個過于直露的名字,她甚至還笑了起來。可沒想到,剛進第二盤,她就繳了械,在一切比賽的第一輪就被徹底鐫汰出局了。
10多年來,諸宸經歷過各式各樣的比賽場面,但沒有一次像這次輸得這么窩囊。坐在棋桌前半晌,她才站起來,口中念念有詞:“L KRUSH”----“KRUSH L”(“我摧毀”---“摧毀我”)。此扣,從外洋到國內,從2000年到2001年,差不多半年,她一向在咀嚼著印度悶濕的天氣,另有那場仿佛還沒整理好行裝就潰不成軍的敗仗。她的心里脆弱到不敢輕易去觸摸自己最親愛的國際象棋。
又一次,諸宸坐在清華校園里上課,經濟治理專業的老師講了一個概念:沉沒成本。比如你去看電影,發現票忘帶了,你應該重新買一張而不是再回去找。因為前邊你的一切預備都已經成為“沉沒成本”,不要把它浪費掉。由這些道理推及下棋,你可能下錯了一步臭棋,但這已屬于“沉沒成本”了,只要靜下心來,就算輸掉也不要緊,一個比賽有十來盤棋呢,不要影響下一盤棋。諸宸把這些道理數十遍地融會領悟,終于走出了失敗的陰影,讓自己放松。2001年9月,她重新“整裝出發”后,在頻頻國際賽事中連創佳績,最光輝的是在2001年12月的女子世界錦標賽上,榮膺自1927年第一屆女子世錦賽以來的第九位世界冠軍,并圓了了她的大滿貫夢,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集世界少年、青年、成年冠軍和世界整體冠軍于一身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