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梅蘭芳的故事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8/21 ![]() |
|||||
梅蘭芳的故事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卓異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系統”之一。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游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底子,之后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 “梅派”藝術,承上啟下,影響深遠。 他依然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 刻苦學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 演旦角的。父親(father)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許多。梅蘭芳在長輩的 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演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定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休學。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逐步地,他練出了一條又 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過后,他有一次又 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美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 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遠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 臺上的眼光特別主要。怎么辦呢?之后他養了幾只鴿子(dove)。每當鴿子飛起來后,他就用眼睛伴伴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依然光彩照人。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于他的 刻苦學習,努力鉆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臺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 參加演出。 “喜連成”之后改名叫 “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 一路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厚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臺上以唱為主,像 《二 進宮》、《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這些戲,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圓,都能受接待。可是之后,伴伴隨著清朝消亡,社會進步了,群眾對京劇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 梅蘭芳心想:“看來,只演重唱的青衣戲,不能滿足要求了。我要把戲路子放寬才好。” 于是,他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著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戲,像《穆柯寨》、 《樊江關》、《虹霓關》等,果然受到接待。梅蘭芳常常寓目同行們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學習人家的長處,化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種古老又高雅的劇 種,具有豐厚的表演本領。梅蘭芳就又和前輩藝人學習昆曲,演出 《思凡》、《春香鬧學》、《游園驚夢》等名劇,這樣,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梅蘭芳就在北京唱紅了。之后,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響。他那甜潤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詳盡的表演,受到觀眾的 贊揚。本來,京劇的旦角戲不如老生戲 “吃香”。旦角演員一般唱不了“大 軸”戲,就是每場最終的一出。可自從梅蘭芳出現過后,旦角戲能唱大軸了。許多人到戲園子看戲,就是為著他來的。梅蘭芳的聲望超過了前輩人,連當 時的 “京劇大王”譚鑫培也說:“現在胡子(老生帶胡子)唱不過旦角啦!” 創造“梅派”梅蘭芳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功底,把傳統劇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觀眾 的承認。但是他并不滿足。 “我們要創新,演新戲。”他說,“我看了新興的話劇,話劇的劇目很 多是反映現實的。我想京劇也可以這樣做。” “對。咱們也編些時裝戲演。”大家都贊許。 時裝戲,就是描寫現實生活的戲。因為演員要穿現實生活中的服裝上場,京劇傳統的表演方式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式演。而且在化裝、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難更大了。梅蘭芳知難而進,很快排練出 《孽海波瀾》、《鄧霞 姑》、《一縷麻》、《童女斬蛇(snake)》等戲,上演了。 “京戲也演時裝戲啦!”觀眾們相互相傳著,“演得還真不錯。” 梅蘭芳為京劇演現代戲開出了一條路。他又聚集精力編演時裝戲。傳統 京劇在旦角化妝上存在許多問題,因為大都是男扮女,在發式、服裝、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點,而且缺少舞蹈,舞臺效果差。梅蘭芳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排練了大批新戲。在這些新戲中,他扮演的現代婦女,頭飾變了,服裝變了,扮相也十分美觀。不僅如此,梅蘭芳還為許多角色設計了舞蹈。如 《天女散花》中的長綢 舞,《霸王別姬》中的劍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傳》里的盤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鐮舞,《廉錦楓》里的刺蚌(clam)舞,等等。從此,載歌載舞,聲情并茂,絢麗多彩,成為梅蘭芳演戲的突出特點。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